•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蘇州為何成外籍人才創業熱土

    發布時間:2023-05-25 09:59:00來源: 經濟日報

      今年初,在由科技部國外人才研究中心開展的“魅力中國——外國專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評選中,蘇州連續11年位居前列。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蘇州363萬人才總量中,有10428人持有效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其中外國高端人才(A類)4344人,分別占江蘇的44.1%、50.2%,均居江蘇首位。在蘇州工作的外國人才總數位列全國第五,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

      這些“洋蘇州們”是如何深度融入蘇州的創新發展?外籍人才的扎根,又為這座流淌著千年古韻的江南城市注入了怎樣的國際范兒?

      言而有信

      作為衡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維度,人才在凝聚創新勢能、構建開放新局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

      2018年,來自意大利的盧恰諾加入卡樂電子(蘇州)有限責任公司。他緊抓“雙碳”戰略帶來的機遇,先后與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合作,研發最新技術,降低能耗。“蘇州高新區人才濟濟,營商環境好,產業鏈完善,我們生產所需的元器件在這里都能找到供應商。我的妻子和女兒也在這里生活,我們一同見證中國的快速發展。”盧恰諾說。

      “言而有信是蘇州的最大魅力。”蘇州中天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美籍專家夏潔毫不吝嗇地為蘇州點贊。創業5年來,園區對企業承諾的各項政策已全部兌現。去年,她的公司拿到了10張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完成了5000萬元銷售額。

      “天下英才聚蘇州”,這是蘇州為建設開放包容創新生態立下的目標;“人到蘇州必有為”,這是蘇州對天下英才許下的承諾。

      共生共融

      走進太倉中德合作展示館,德國地圖和太倉地圖映入眼簾。地圖上群星閃耀,一邊是投資太倉的德國企業總部所在位置,一邊是德企落戶太倉后聚集的區域。工作人員介紹:這上面有多少顆星星點亮,就意味著有多少家德企在太倉投資建廠。

      太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讓這里成為中德合作的典范。1993年,第一家德資企業——彈簧制造商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戶太倉。30年間,485家德企紛至沓來,不僅形成了汽車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工業母機等特色產業集群,以0.24%的土地創造了太倉8%的GDP,還讓一大批德籍人才緣定太倉,成為當地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

      2002年,龍勝利第一次來到中國。從讀書實習到參加工作,龍勝利輾轉多地,最終選定太倉。作為卓能電子(太倉)有限公司總經理,龍勝利所在的企業是一家有著近60年歷史的德國電子制造服務供應商,主要為航空電子、軌道交通、高端醫療等開發制造高精密電子元器件。“過去10年,我們緊跟中國的戰略需求,在同步德國總部的經驗、流程的基礎上,積極進行本土化布局,取得了很好的回報。目前我們的產品有80%在中國國內銷售,2022年實現營收2.08億歐元,約占總部的10%,創歷史新高。”龍勝利說。

      太倉市科技局副局長何偉偉介紹,太倉95%以上的規上德企進行了本土化研發及創新成果的本地化應用,每年研發投入近10億元,太倉市600余家本土企業與德企在產業配套、技術研發、人才交流等方面實現深度合作,形成了中德企業共生共融的發展格局。

      2021年,畢業于德國亞琛大學的沈李耀威在太倉創辦云耀深維(江蘇)科技有限公司。創業以來,沈李耀威先后入選太倉科技領軍人才計劃、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他所帶領的團隊主要從事金屬3D打印,產品精度可達微米級。“我們研發的產品廣泛運用于航空航天、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已獲得數千萬元融資。”沈李耀威說。

      中德合作激發的強大集聚效應無疑是吸引外籍人才在太倉創新創業的重要驅動力。一輛汽車70%以上的零部件都可以在太倉找到,德國前十大機床企業有6家已落戶太倉,56家隱形冠軍企業聚集于此,太倉市德籍人才占外籍人才總數的比例近30%……如今,“德企之鄉”已經成為太倉的一張金名片。

      蘇式“硬核”

      生物醫藥產業是蘇州的“一號產業”,坐落于獨墅湖畔的生物醫藥產業園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人才高地。在生物醫藥產業園圓形展廳,22款已經上市的創新藥一字排開,流式細胞儀、移動CT掃描儀、循環增強熒光分析儀等一批高端醫療器械彰顯著蘇州最“硬核”的研發實力。

      典晶生物醫藥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美籍專家張金忠表示,他留在蘇州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可以心無旁騖搞研發。“我們主要從事重組人膠原蛋白制成的生物合成角膜,用以治療相關視力缺陷。這里能給創業者提供真正需要的幫助,每一場會議都極具效率,專業交流方面的水平也很高。我們公司發展很快,在很短時間內就建立了總部和研發中心。”張金忠說。

      透過張金忠和夏潔的創業經歷,不難看出“蘇式服務”的核心要義無外乎這八個字: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蘇州很早就意識到人才競爭不僅要拼政策,更要拼生態。

      2020年,蘇州市政府打響了“蘇州最舒心”的服務品牌,進一步暢通外國人才來蘇工作通道。在蘇州工業園區國際融合服務中心,聯合專窗讓各類外國人才的申辦時限縮短一半,以高效率、快速度助力企業引進外國人才。

      不僅如此,為了拓寬外國高端人才引進渠道,提升外國人才與產業匹配度,蘇州還做出一系列破冰之舉:率先開展國際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職稱,全面打通海內外人才評價體系;啟動外籍院士工作站、外國專家工作室申報工作;實施柔性引進海外人才的“海鷗計劃”,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來去自由的導向機制。

      隨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相繼啟動建設和蘇州實驗室(國家實驗室)掛牌成立,蘇州將承擔起更多科技自立自強、為國攻堅的使命,也意味著將有更多“高精尖缺”外國人才深度參與創新攻關。期待越來越多的“洋蘇州”們成為蘇州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見證者,與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演繹相互成就、雙向奔赴的佳話。 (經濟日報記者 康瓊艷)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性虎精品无码AV导航|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国产精品无码永久免费888| 国产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久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就是里面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