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大規模跨區作業由南向北推進 疫情對小麥機收影響不大

    發布時間:2022-05-27 10:04:00來源: 經濟日報

      大規模跨區作業由南向北推進——

      疫情對小麥機收影響不大

      本報記者 劉 慧

      小滿之后麥粒漸滿,小麥大規模跨區機收將從黃淮海主產區啟動,并由南向北推進。夏糧是全年糧食收獲第一季,做好小麥機收工作,強化糧食作物機收減損,努力奪取夏糧豐收,確保完成今年穩糧增產目標任務,夯實全年糧食生產基礎,對于保供給、穩預期、增信心意義十分重大。當前全國疫情多點散發,夏收能否確保顆粒歸倉?小麥收割機能否順利跨區作業?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夏收損耗?記者就這些熱點話題進行了采訪。

      農機轉運是暢通的

      5月20日,安徽宿州埇橋區昌乾合作社理事長武昌金率領36名農機手,駕駛36臺大型小麥收割機抵達河南安陽,經過兩天短暫調整,就投入了麥收作業。他們與安陽種糧農戶簽訂了2萬多畝小麥收割訂單,預計5天左右就收割完畢。然后,他們將返回宿州收割小麥,再北上山東、河北,跨越千里,耗時近1個月。

      我國冬小麥97%以上都靠機收,有30%需要機械跨區來收割。當前疫情嚴峻復雜,對農機上路、跨區作業帶來一定影響。有的農機手擔心突發疫情被隔離、被管控,跨區作業轉運途中受阻、農機下田不暢,不愿意出門跨區作業。

      在疫情多發的情況下,相關部門已經明確了保夏收政策。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表示,各地務必及時打通堵點卡點,統籌調劑機具機械,分農戶、分地塊落實作業服務組織和機具機手,不能出現空白和死角。要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組織為農機手集中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推動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開設農機轉運綠色通道,對聯合收割機及其運輸服務車輛實行優先查驗、優先放行,為跨區作業人員提供核酸和抗原檢測、屬地登記備案等“一站式服務”,保障農機轉運暢通。各地要開通公布小麥機收保障熱線電話,及時幫助解決困難問題。發生疫情縣市的封控區、管控區,要發揮好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作用,迅速組建應急搶收隊,開展代收代種等服務,做到應收盡收,決不因疫情漏收一塊麥田。

      有人說,今年高速公路上機收隊伍明顯少了,這也是事實。對此,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會長劉憲認為,小麥是我國特別是北方地區主要的口糧作物,播種面積超過3億畝。以前我國農機化水平低,小麥聯合收割機數量少、分布不均衡,需要長距離跨區機收實現均衡。近年來,在農機購置補貼等扶持政策的拉動下,全國稻麥聯合收割機已達到157萬臺,投入“三夏”小麥機收的聯合收割機數量基本穩定在60萬臺以上,保有量充足。全國農機服務組織基本覆蓋所有鄉鎮,各地農機分布不均衡逐步縮小,能夠基本滿足各地機收作業需求。

      降低機收環節損失

      小麥機收在整個生產環節中損失最嚴重。據有關部門調查,2019年我國小麥平均收獲損失率為4.7%。小麥機收損失高,不僅影響農民種糧收入,也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減損就是增收,機收環節少損失一斤糧,農民朋友收成就多一斤,國家糧食安全就多一點保障。”劉憲說。

      河北柏鄉縣金谷源合作社理事長常清多年來一直想方設法降低小麥機收環節損失,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合作社小麥機收損失率已經從2018年每畝損失六七十斤,下降至2021年每畝損失十五六斤。常清介紹,降低小麥機收損失,首先要精準選擇收割時間。他建議,制定修訂小麥機收減損技術指導規范,引導農戶適時擇機收獲。其次,在麥收前做好收割機的檢修工作,確保收割機精準作業,降低損失。

      “收割機制造技術不夠先進也是造成前幾年小麥機收損失率較高的重要原因。”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信息處副處長朱禮好表示,部分聯合收割機零部件設計不合理,作業時損失率就比較大。近年來,我國農機制造水平不斷提升,大型智能化收割機的推廣應用,有效降低了小麥機收損失率。從實踐情況看,當前亟需加快推廣應用智能綠色高效收獲機械,著力推進糧食精細化收獲,強化農機、農藝、品種的集成配套,提高關鍵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

      劉憲認為,農機手操作水平參差不齊是機收損失大的重要原因。一些新手操作不規范、不能因地制宜對收割機進行精準調試、收割速度控制不好,都可能造成收割時跑糧漏糧。收割作業路徑、掉頭轉彎頻次、行進速度控制,也會影響小麥機收籽粒損失率。因此,要下大力氣開展機收減損宣傳培訓,將農機手培訓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提高農機手規范操作能力。

      “麥客”開展轉型服務

      隨著聯合收割機數量增加,農機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農機作業收益下降是不爭的事實。武昌金表示,以前機收作業收益高,1臺60馬力以上的小麥收割機收割一季能賺3萬元左右,現在1臺180馬力以上的大型小麥收割機,一季作業也就賺三四萬元。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會同農業機械化總站近日發布的《2022年“三夏”農作物機械化作業服務價格和成本變化趨勢調查報告》認為,今年“三夏”生產期間,預計小麥機收價格為每畝60元,較去年上漲了8元左右,同比增長15%。“三夏”機械化作業服務價格增長的主要因素為燃油成本和農機手雇工費用的增加,其次,原材料價格與物流成本的增長導致的機具及零配件購買維修成本的增加也是重要因素。

      “麥客”為我國農機化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僅靠農機作業提高收益難上加難。武昌金早在2006年就成立農機合作社,在繼續開展農機作業的同時,利用自身的農機資源優勢開展小麥生產全程托管服務,并租種3000畝土地種植小麥。

      實際上,很多“麥客”見識廣、能力強,不斷尋求經營方式上的變革。他們或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或成立家庭農場,或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從“麥客”變身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農機社會化服務前景廣闊。各類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涌現,促進了我國農機化水平的提升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朱禮好說。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第一页|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 日韩在线视频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手机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网站| 国产在热线精品视频|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小|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野狼第一精品社区|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