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千年運河畔 文化風景新

    發布時間:2024-03-22 16: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春暖花開時節,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三大文化建筑迎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2023年12月27日,三大文化建筑對外開放,千年運河畔,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再添文化新地標。自規劃建設之初,北京就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建設要求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建設理念,讓三大文化建筑助力提升副中心城市文化氣質,滿足市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建筑造型頗具創意

      市民劉明來京工作不久,打算利用周末逛遍北京的各大文化地標,他首選了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遠看大運河博物館,數片船帆狀的屋頂高低錯落,曲線飽滿,動感十足。”劉明說,“運河之舟”的造型頗具創意。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因其獨特的設計,每座都有一個“雅號”——

      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又名“運河之舟”,設計理念源于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3個元素,建筑南側形似巨帆高高揚起,北側形如船只堅實厚重,展現出一幅運河圖景。

      北京城市圖書館又名“森林書苑”,中國傳統的“赤印”意象和新型公共空間設計寫意結合,高通透的玻璃幕墻讓自然與建筑融為一體,館內兩座“書山”宏大綿延,營造出“臨山間、于樹下、勤閱覽”的閱讀雅韻。

      北京藝術中心又名“文化糧倉”,創意源于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進行設計、建設。

      據介紹,三大文化建筑的設計方案均通過國內外征集產生,并由中外一流建筑設計團隊攜手完成。建設施工方歷經1400多個日夜的連續奮戰,將千年前忙碌的運河圖景以建筑的形式定格。“三大文化建筑造型獨特、結構復雜,構件加工與施工安裝難度空前,攻克了多項行業領域技術難題。”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重大項目總監、三大文化建筑項目部總經理陳宏達說。

      三大文化建筑不僅外表美觀,還有深厚的“內涵”。北京藝術中心從35個國家的300多個頂級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工程數字建造領域國際大獎,其聲學效果經實測達到世界頂級音質水平;北京城市圖書館實現16米世界級超高玻璃幕墻生產加工和安裝,全自動機械書庫為讀者帶來圖書借閱新體驗;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均勻分布安裝了242個隔震支座,保護建筑和文物安全……此外,三大文化建筑全面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成了地源熱泵、光伏發電等多能互補的能源系統和滯蓄消納的“海綿城市”系統。

      藝術資源豐富多樣

      三大文化建筑是大運河文化帶上的現代化公共文化設施,現代文明與運河文化在此融匯展示。相關運營方正在推動藝術熱起來、書香濃起來、文物活起來,將三大文化建筑打造成為市民高品質文化休閑生活的暢享地。

      打造功能多樣、形式多元的復合空間。“每一座文化建筑都不是功能單一的文化空間,在做好‘主業’的同時,采取多種形式滿足人們對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說。

      走進北京城市圖書館,置身于由144棵“銀杏樹”支撐起的知識空間,“山谷門廳”的新奇景致讓人驚嘆,層疊錯落的階梯式構造,形成飽滿的閱讀與藏書空間,這座7.5萬平方米的建筑內,藏書量達800萬冊,拾級而上,隨行隨閱。圖書館不僅是令人向往的知識殿堂,更是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多元文化綜合體。自開館以來,陸續啟動的“千場閱讀活動”讓館內越來越熱鬧。

      精選運營方,推動文化藝術資源引入、共享。北京藝術中心、北京城市圖書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的運營單位分別為國家大劇院、首都圖書館、首都博物館。運營方充分調動相關文化資源,讓三大文化建筑甫一開放,便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文化休閑生活的熱門打卡地。

      開館之初,北京藝術中心便對外宣布,2024年將有300場高品質演出。底氣來自哪里?“由國家大劇院運營,品質有保障。”一名資深戲劇迷說。據國家大劇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管建波介紹,北京藝術中心一方面將國家大劇院的經典劇目引進來,實現兩地同步上演,突出“高品位、高水準”的節目定位;另一方面引入音樂劇、現代舞、先鋒戲劇、沉浸式表演等藝術門類,拓展演藝新場景。

      推動文化的活態傳承和發展。三大文化建筑在施工過程中融入巧思,設計了透明棧道,市民可透過這些棧道看到一部分運河故道遺址等古老遺存。同時北京大運河博物館推出豐富主題活動、8類500余種文創產品,將館藏文物、運河文化、老字號傳承、非遺文化和文創設計相結合,將國風國潮融入日常生活。

      智慧便民開放共享

      在城市建設中,如何讓公共文化空間更加便民惠民?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的規劃布局給出答案。

      據胡九龍介紹,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基礎上,三大文化建筑著力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的親民性、便利性和實用性,創新性打破以往公共建筑集群各自獨立建設的固有模式,實現了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共享配套設施及軌道交通預留車站5個單體建筑一體化設計建設的模式創新,并建設“沒有圍墻的公共空間”,實現開放共享。

      互為“鄰居”的三大文化建筑,各具特色功能、各有精彩活動,不同文化資源在此集聚,像“文化磁石”一樣吸引著市民游客前來參觀打卡。“三大文化建筑運用元宇宙、云端互聯、4D觀影等新技術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體驗。”胡九龍說。

      科技賦能,讓文化體驗更加便利。在北京城市圖書館,“無感書房”讓讀者有了新體驗。讀者將圖書拿出書架后,視覺盤點系統就會被觸發,對讀者動態追蹤,將圖書自動綁定至該讀者的讀書欄,“如果將書帶出閱讀空間,該書將自動被借閱。”胡九龍說。

      技術創新,讓高品質文化藝術走進大眾視野。走進北京藝術中心裝潢雅致的音樂廳,但見一座被觀眾席合圍的舞臺,一架管風琴映入眼簾。據介紹,這架管風琴擁有先進的科技——電子演奏臺機械觸感系統,為北京藝術中心演奏各類管風琴音樂擴展了可能性。

      此外,三大文化建筑還通過母嬰空間、無障礙電梯等細節設計以及免費人工定時講解服務,為市民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文化糧倉”,好戲連臺;“森林書苑”,知識家園;“運河之舟”,揚帆起航。三大文化建筑“融”在城市綠心中,市民徜徉于此,發現自然之美、欣賞建筑之美、感受文化之美。不久的將來,這里將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市民中心、活力中心和文化休閑娛樂中心。(記者 潘俊強 施 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020年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日韩国产有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99re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日韩毛片免费一二三|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碍|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99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九九99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高清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www.精品在线|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午夜国产精品无套|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 国内精品乱码卡1卡2卡3免费|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