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相山區:推動設施農業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陽春三月,在位于淮北市相山區的成河家庭農場內,一座座蔬菜大棚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農場負責人牛成河自2011年開始種植大棚蔬菜,如今管理著130多畝土地的蔬菜種植銷售,品種主要有上海青、芹菜、菠菜、西紅柿、辣椒等數十個。
“差不多每天都能采摘3噸左右的蔬菜,種了賣,賣完再種,基本上是循環種植采摘,保證大棚里面始終都有菜,不讓它空著?!迸3珊咏榻B,農場年產蔬菜1200噸左右,銷售收入達130萬元,帶動當地務工人員約30人,人均增收8000余元。
在鐘樓村張巧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傳亮正在將茄苗種到智能化蔬菜大棚里?!敖裉烀缭韵氯ィA計40天后就能采摘頭茬茄子。整個生長周期,像澆水、施肥、控溫這些環節,一個人一部手機就能輕松搞定?!?/p>
據介紹,在這個智能化大棚里,安裝了集自動灌溉、施肥和調節溫度、濕度等技術于一體的智能控制系統,可以自動調節出最適宜種苗生長的條件,“不光節省了人力、肥料等成本,提高了灌溉效率,也提升了農產品的產量?!睆垈髁琳f,利益于智能化大棚的助力,農場年產值約120余萬元,有效帶動當地農戶50余戶,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近80人,也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全面提升。
人民網記者從相山區了解到,近年來,該區以設施蔬菜發展為重點,深入開展“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2023年,全區設施蔬菜種植面積0.58萬畝,產值4.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約44%,該區也先后榮獲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示范縣區、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鄉村振興示范縣區。(王曉飛、實習生張浩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