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科技賦能,讓千年壁畫動起來(傳承之光)

    發布時間:2024-03-18 15:2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場音樂會在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上演,樂手吹彈起笛子、箜篌等古典樂器,與身后的《宴飲圖》數字壁畫相呼應。音樂會為博物館量身打造,試圖還原壁畫中的樂器元素,讓觀眾感受北齊文化的魅力。

      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依托“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北齊徐顯秀墓原址而建,山西境內出土的其他北朝壁畫,太原婁睿墓、忻州九原崗墓、朔州水泉梁墓壁畫等均在此集中展示。歷經3年籌備建設,2023年12月開館,已接待觀眾5.5萬余人次,趕上節假日,一票難求。游客從各地慕名而來,一睹千年壁畫的風采。

      體現中華多元一體文明的絢麗瑰寶

      從發現至今,20多年來徐顯秀墓一直備受關注。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館長王江介紹,墓主人徐顯秀生前為北齊太尉、武安王,墓室保存壁畫300余平方米,壁畫彩繪各類人物超200個,其面積之大、繪畫水平之高、保存之完好,較為罕見,生動再現了北齊時期獨特的社會風貌和生活場景。

      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文博研究員常一民是第一個看到壁畫的人。時隔20多年,他仍記得初見壁畫時的震撼。時間回撥到2000年12月1日,太原市文物部門接到王家峰村一位村民報告,有人在梨園盜墓。常一民和同事立即趕到現場,他沿著僅可容身的盜洞下到洞底,發現墓壁砌磚已被挖開一個洞口。“順著手電筒的光往墓室看,壁畫色彩斑斕,跟剛畫出來的一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考古研究所立即聯合成立王家峰北朝壁畫墓考古隊,實施搶救性發掘,常一民擔任領隊。

      徐顯秀墓墓室壁畫保存較為完好,復雜的是墓道壁畫的清理加固。畫師在厚度僅1毫米的白灰層上直接作畫,幾乎沒有地仗層,稍有不慎便破碎脫落。再加上草木根系、昆蟲洞穴破壞和地表水侵蝕,墓道壁畫的保存情況很差。考古隊邀請國內文保專家反復試驗總結,終于敲定方案:先用軟竹簽一點點摳掉雜草,再用小號注射器將黏結劑注入灰皮下,每次一個指甲蓋大小,之后墊著脫脂棉輕壓,直到恢復黏結。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田野發掘,徐顯秀墓壁畫重見天日。從墓道,經過過洞、天井、甬道到墓室,滿壁施畫,渾然一體。其中,墓道壁畫描繪的是一支四神獸引導的儀仗隊。墓室壁畫分別為北壁《宴飲圖》、西壁《墓主出行圖》和東壁《墓主夫人出行圖》,氣勢恢宏。

      徐顯秀墓壁畫藝術價值較高,畫家采用鐵線勾勒和暈染技法,線條疏密有致,完全符合古代文獻中描繪的“簡易標美”的疏體風格。壁畫集中反映了晉陽地區北齊社會不同民族文化的交匯融合,是體現中華多元一體文明的絢麗瑰寶。2002年,北齊徐顯秀墓的考古發掘獲得中國考古界最高獎田野考古獎三等獎。太原王家峰北齊徐顯秀墓獲得“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審專家組稱其壁畫為“中國美術史上的杰作,代表了當時繪畫的最高水平”。

      原址保護更考驗技術與能力

      20多年來,徐顯秀墓原址保護經過了發掘保護、修復保護、環境控制性保護、建館保護4個階段。從發掘開始,考古隊堅持保護第一,為原址保護創造了基礎條件。

      在墓道壁畫清理過程中,工作人員將其劃分成100×80平方厘米的工作面,把前后狀況拍攝記錄下來,不斷總結經驗。為找到最合適的修復材料、配方和工藝,進行了數十次理化實驗。

      田野考古工作結束后,是選擇揭取搬遷易地保護,還是選擇原址保護,業內觀點不一。從國內看,20世紀70年代以前發掘的墓室壁畫一般采取揭取搬遷易地保護、墓葬封存回填的方法,到20世紀90年代初才探索原址保護。“徐顯秀墓原址保護難度很大,由于壁畫地仗層薄,完整揭取的可能性更小。經過充分論證,國家文物局決定還是原址保護。”王江介紹。

      墓葬發掘以后微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墓室沉降失穩,壁畫出現空鼓、酥堿、起甲等多種病害,甚至有局部脫落的風險。2007年開始,徐顯秀墓進入修復保護階段。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開展了近兩年的保護工程,解決了墓葬結構失穩坍塌隱患,修復各類病害壁畫650余平方米,搭建了封閉性更好的鋼結構保護棚,總結出一套保護程序和技術方法。該工程也榮獲“2012年度全國十佳文物維修工程”。

      “一次工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要從根源上保護,必須穩定墓葬賦存環境。”王江介紹。徐顯秀墓采取了一系列環境控制方法。比如,墓葬遺址外圍直徑50米范圍內恢復原生態植被,構建完善的直排水體系,封土堆周邊鋪設膨潤土防水毯,利用盜洞增加抽排風設備。這些措施可以減緩外界環境變化對墓室微環境影響,穩定墓室溫度、濕度。

      營造“人在畫中游”的奇妙之旅

      2020年,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啟動建設。施工過程嚴格遵照最小干預原則,每一步都有專項方案,保證文物安全。墓葬周邊要建設止水帷幕,需要139根樁,每根18米深,為減少震動,全是人工挖孔。博物館建成后,恒溫恒濕,內設59個傳感器實時監測。

      遠遠看去,夯土色外墻,古樸大氣。展館3800余平方米,分為壁畫廳、遺址廳、臨展廳3個空間。3D、AR、VR等數字技術的運用也是展覽一大亮點。為了增強觀眾體驗感,博物館結合壁畫原件、數字化展項、互動游戲等多種展陳手段,打造了多個沉浸式體驗場景,營造“人在畫中游”的奇妙之旅。

      步入展廳,光影流動間便進入一個神秘的壁畫世界。徐顯秀墓北壁壁畫《宴飲圖》被搬上互動投影墻,撥動琵琶弦,便可與樂伎共奏一曲。抬頭看,穹隆頂式環幕動畫聲光電一體,忻州九原崗墓壁畫《升天圖》動了起來,狀如天馬、口食虎豹的駁,努睛露齒、持槌擊連鼓的雷公,赤身騎龍、倒水泛灑的雨師等等,共同繪出一幅奇景。在“元宇宙博物館”,戴上VR設備,轉動手柄,站在原地就能“逛”遍博物館,甚至可以“拿”起展柜里的文物,近距離觀賞。

      遺址廳是博物館重頭戲。透過玻璃,墓道、過洞、甬道清晰可見。站在墓葬封土堆旁,戴上4K分辨率的VR眼鏡,控制手柄前進,只見威武的儀仗分列兩邊,樂伎奏響激昂胡樂,徐顯秀夫婦身著華服舉杯宴飲,氣氛熱烈。置身其間,北齊生活仿佛可觸可感。

      徐顯秀墓原址保護是中國考古遺址保護利用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對文物考古活化利用的有益嘗試。相信觀眾在視聽享受之余可以體會到文博人的辛苦付出。“在后期開放展覽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管理與監測。壁畫保護任重道遠,我們會盡全力守護好這份珍貴文化遺產。”王江表示。

      版式設計:趙偲汝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6日 07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77 |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蜜桃| 91久久精品电影|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精品亚洲lv粉色|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毛卡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毛片精品|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91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国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亚发布|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 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不卡|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