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重慶首個“國家卓越工程師”煉成記

    發布時間:2023-12-19 10:53:00來源: 重慶日報網

     

      人物名片>>>

      李先廣,1966年出生,重慶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重慶市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

      他帶領團隊研制的高精高效數控制齒機床,填補國內空白,為高性能齒輪自主制造提供了保障。如今,他再次進軍智能制造行業又一次成為技術帶頭人。

      最近,一份“國家卓越工程師”表彰名單,引起廣泛關注。

      以黨中央、國務院的名義開展“國家工程師獎”表彰,在我國尚屬首次,今年57歲的李先廣,成為重慶唯一入選對象。

      什么樣的工程師,才稱得上是“國家卓越工程師”?12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來到重慶機電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簡稱機電智造),與李先廣展開對話。

      老師一句“科學的春天來了”

      他決心進廠從設計員干起

      南岸區機電一支路兩側遍布制造業企業,機電智造所在的小樓并不起眼。

      談及這份沉甸甸的國家級榮譽,身材瘦削,頭發已有星星白斑的李先廣笑稱:“可能是運氣。”隨后補充道,“當然,這些年我還是在專業領域做了一些事。”

      為何選擇成為工程師?原因要從1978年說起。

      那年,李先廣剛上初一。“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全國科學大會上提出的這些引領現代化發展的思想,在李先廣心里埋下一顆種子。“老師告訴我們,科學的春天來了。”一句話,讓他立志投身工科。

      1983年,李先廣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選擇了重慶大學,“當時感覺重慶大學的工科比較強。”選專業時,招生簡章首頁“機械制造、工藝、設備及自動化”中的“自動化”字樣,深深吸引了他。畢業后,李先廣覺得在生產線上才能發揮自己所學,因此選擇進入重慶機床廠。

      機床被稱為工業母機、現代工業心臟,而齒輪,則是工業的命脈。當時的重慶機床廠,是全國機床“18羅漢”之一,被譽為中國齒輪加工機床的搖籃。中國第一臺滾齒機、剃齒機、插齒機以及蝸輪母機都誕生于此。

      李先廣從設計員干起,陸續參與了滾齒機產品的零件圖設計、部組設計等,積攢了豐富的經驗。

      競爭合資車企的大單

      他要“給‘重慶造’爭一口氣”

      1996年下半年,一家中法合資車企在湖北武漢建廠,其變速器齒輪加工設備及整套技術面向全球招標。

      重慶機床廠決定放手一搏,投標技術方案的制定任務,落到了技術骨干李先廣頭上。

      “從武漢買回標書仔細閱讀后,大家都蒙了。對方要求機床設備能準確自動識別工件,對加工效率和精度水平也有很高要求,還要在一個月內完成方案。”李先廣回憶,當時,國內在這些方面還是空白。

      “為了贏下這個大單,更為了給‘重慶造’爭一口氣,我們必須上。”李先廣帶領團隊開展技術攻關。

      大家圍在一起討論,在工程圖板上用尺子和鉛筆一筆一筆畫出結構圖和關鍵布局圖,無數次推倒重來。夜以繼日的一個月后,團隊拿出了一套成熟的方案,一舉中標。

      如何把方案變成裝備,是更難的。

      “難點在于數控、傳感和自動化技術,只有不斷試錯、改進和完善。”李先廣說,別小看一個齒輪,評價指標往往有七八個,只要一項達不到就前功盡棄。

      為解決一個小問題,常需要拆掉整個裝備,重新裝配。那段時間,通宵加班成為李先廣的常態,經過幾個月連軸轉,團隊研制的產品最終達到了合同要求。

      這款數控自動滾齒機及加工系統,填補了國內研發產品的空白,經過不斷優化改進,很快成為這一領域的主流裝備。

      50歲轉戰智能制造新領域

      率團隊研發復合焊接機器人

      從2007年到2013年,李先廣帶領團隊研發出高效精密數控磨齒機等一系列高檔制齒機床,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為企業帶來了30多億元的營收,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與產業趨勢和時代浪潮共舞,是工程師永不結題的課題。

      2018年,50歲的李先廣來到機電智造任總工程師,一頭扎進智能制造的新領域中。

      通過調研,李先廣發現,公司接到的數字化車間訂單中,不少項目需要焊接機器人,之前都是外包出去的。“焊接這個領域,存在大量機器換人的機會,未來一定很有前景,為什么不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李先廣組建團隊,開始自主研發。

      “他就是我們的主心骨,無論哪個團隊,只要遇到機械方面的問題,大家總會想到去找他。”公司智能化部硬件設計二室主任吳樟洪說,不管李先廣多忙,都會擠出時間幫助團隊答疑解惑,有時涉及他自己了解不深的領域,就會利用業內資源尋找外援。

      很快,團隊成功研發出復合焊接機器人,并通過不斷改進,實現了從固定工位到一定區域內游走的突破。隨著該機器人競爭力的提高,企業接到了不少訂單。在今年智博會上,這款復合機器人一經亮相,便受到不少中小企業的青睞。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再次回到如何成為“國家卓越工程師”這一問題,李先廣用這句在年輕人中流行的話作答。

      對立志成為優秀工程師的年輕人,李先廣建議:“科研道路十分艱辛,想走好這條崎嶇的山路,就要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積極投身國家創新高地建設、服務社會。”

      本報記者 佘振芳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午夜精品射精入后重之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日韩不卡| 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videofree720 |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99re最新在线精品|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价格|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cosplay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