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靖江首次觀測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
“這里發現小天鵝!”連日來,在江蘇靖江馬洲島的生態濕地,馬洲島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工作人員魏慧玉意外觀測到多只美麗的小天鵝,在河湖農田里悠閑覓食、翩翩起舞。
小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雁形目鴨科天鵝屬鳥類,呈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喜水質良好、水域開闊、水生植物豐富并有淺灘的地方。科研人員通過建于馬洲島的高清監控視頻看到,四只小天鵝通體雪白,嘴呈黑灰色,蹼、爪均為黑色,脖子較長,體型比天鵝略小,時而在農田里覓食,時而飛到湖畔嬉戲,姿態優雅美麗,頗具觀賞性。
“這是我們首次在靖江觀測發現到小天鵝。”馬洲島生物多樣性觀測站負責人、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研究員曹銘昌介紹,小天鵝屬于冬候鳥,已經在馬洲島停留近20天。小天鵝棲息在多蘆葦的湖泊、水庫和池塘中,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莖和種子等為食,也兼食少量水生昆蟲、蠕蟲、螺類和小魚,此次發現充分證明馬洲島生態濕地具有適宜生存的環境。
眼下正值冬季候鳥遷徙的時節,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馬洲島吸引了數萬只鳥類前來棲息補給。為了守護百鳥遷飛,靖江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合作,建設以馬洲島為中心的“1站6點”生物多樣性保護觀測體系。據統計,兩年多來,經調查和觀測,科研團隊共在馬洲島記錄鳥類218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40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4種,為東方白鸛、黃胸鹀、黑臉琵鷺、白頭鶴,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36種,包括小天鵝、震旦鴉雀、白琵鷺、鶚等。
據靖江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馬洲島生態保護、呵護生物繁衍,靖江將啟動實施一系列工程,生態修復馬洲島西側2000余畝原生濕地和10000余畝新生灘涂濕地;根據不同鳥類需求,營造高潮位鳥類棲息地,提升濕地生物多樣水平和生態功能;加快建立退化人工林生態恢復試驗區,構建生態廊道和生態屏障,營造森林野生動物棲息地,同步探索退化人工林生物多樣性與固碳能力協同提升的試驗研究,加快探索開展生態島試驗區建設。(賈秋敏 陳偉 王丹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