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從自建水電站到科技種田 綽爾河農牧場華麗轉身

    發布時間:2023-09-13 11:36: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在大興安嶺群山環抱中,扎蘭屯市哈布氣河上,近百米攔水壩水流嘩嘩作響;廠房內的發電機組停止了喧囂,靜立其中。18年前,呼倫貝爾農墾綽爾河農牧場有限公司哈布氣水力發電站在完成其歷史使命后,光榮“退役”。

      國立洲,綽爾河農牧場退休職工。1976年,作為農牧場水利隊的一員,19歲的國立洲投身到水電站建設之中。

      是年秋,水利隊50多名職工先期挺進施工現場,修地窨子、搭簡易帳篷、建土坯房,上山打石頭、備砂石料,開始了水電站建設籌備工作。

      水電站建設期間,工地上只有一臺小型混凝土攪拌罐和農場各生產隊抽調的幾臺鐵牛55膠輪車和爬犁。沒有風鉆,建設者們就用榔頭、鋼釬打碎巖石;沒有挖掘機,就用簸箕裝渣、肩挑背扛;沒有公路,就用圓木作為滾輪運送設備;沒有專業起重機,農牧場職工就自行設計、研制,完成了水輪機吊裝和發電機的安裝;發電系統、輸電系統、高壓配電線路等工程,都是由農牧場職工自行設計、施工。

      國立洲回憶,當時50多名水利隊職工常年住在工地上,住的是帳篷和土坯房,吃的是豆芽、黃豆、海帶“老三樣”,大多數人十天半個月回不了家。施工期間,有一名職工因工受傷,一名職工因公殉職。冬春時節,農牧場組織職工大會戰,抽調100多人上工地打石頭、備砂料,參與到水電站機房機坑、壓力池地基、引水渠等基礎建設中。

      “運石頭、綁鋼筋、建廠房,每天接觸的都是土和石頭;冬天打石頭備石料,春天砸冰下地籠,能不累嘛!”國立洲感慨。

      歷經停建、緩建,1986年7月,水電站正式投產發電,電力供應綽爾河農牧場8個生產連隊、哈布氣林場及場部住區。

      看到家里點上了“長明燈”,場子里的機器歡快地轉起來了,國立洲覺得雖然苦點、累點,都值了。

      1989年,農牧場職工田樹海當上了水電站內線工,13年后,擔任了水電站最后一任站長。

      在田樹海的記憶中,水電站初期每年明水期發電6個月,后來延長至發電7個月,正常情況下,每天可發電4800度。這不但基本上保證了生產、生活用電需要,還降低了用電成本。田樹海說,水電站發電后,農牧場所屬農機修配廠、面粉加工廠有了穩定和經濟的電源,種子清選機、糧食精選機用上了清潔的水電,農牧場職工購買電視機、洗衣機、錄音機的越來越多。

      綽爾河農牧場場志記載:1997年,水電站發電224萬度,為年度發電最大值;自建站起至2004年底,水電站累計發電1680萬度。隨著國家電網的架設接入,2005年初,哈布氣水電站在運行了18年之后,停止發電。

      點亮過去,照亮未來。一代代綽爾河農牧場干部職工,傳承發揚建設水電站的艱苦奮斗精神,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穩定糧食作物面積,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實現農墾經濟高質量發展。

      綽爾河農牧場公司勇于開拓、敢為人先,不斷探索和提高種植技術,2016年開始,培育和試種適應高寒地區生長的大豆和玉米,成功把大豆和玉米種植帶向大興安嶺腹地推進了100公里。如今,綽爾河農牧場農業生產連年邁上新臺階,2022年,企業調整大豆種植面積至6.24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72%,糧油總產量達1482萬公斤,職工年均收入達11萬元。

      在全面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的基礎上,綽爾河農牧場近年來將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現代技術引入生產環節。企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精細化、變量化的田間管理,根據每個單元作物“饑餓”程度精準開具施肥“處方”,減輕了農業面源污染。企業大幅提高農業科技投入,購入大疆T40無人機,精準高效開展田間防蟲除草、滅菌施肥工作。一架無人機每天可以完成1500畝的作業任務,提高了作業效率,降低了植保成本。

      綽爾河農牧場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其文說,當年綽爾河農牧場職工發揚“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自力更生,投工投勞,在深山密林中,憑借勤勞的雙手建起了呼倫貝爾地區第一座水電站,為農牧場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張其文介紹,綽爾河農牧場是呼倫貝爾農墾集團規模較小的農牧場。多年來,農牧場廣大職工傳承、發揚水電站建設中體現的農墾精神,艱苦創業,把農牧場建設成為現代化的農墾企業。如今,農牧場農業生產實現了集約化、規?;?、科技化、機械化。世界最前沿的農機裝備在農牧場得到廣泛應用,“農機+北斗”,實現了農機作業過程的精準定位和智能化控制。農牧場節水灌溉面積占到耕地總面積17%,2年后將達到60%。農機、農藝和農技相結合,良田、良種、良法配套,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進程,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農墾人的貢獻。(記者 李玉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日韩中文字幕一在线|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AB无码播放|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经典午夜福利发布|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三级电影视频| 牛牛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优势|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沈樵|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色妞WWW精品免费视频|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00页|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