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安吉打造多元鄉村“夜經濟”發展新圖景
小吃集市、搖滾樂隊、晚會表演、非遺文化……夏天的夜晚,位于湖州安吉縣報福鎮景溪村里的山民文化街——黃浦江源·十里景溪音樂美食街熱鬧非凡。
“以往來山里避暑,天一黑就沒地方去了,現在大山里有這樣別具一格的山民文化街,可以品嘗山里的小吃,感受當地的非遺文化,真是太開心了。”近日,陳先生一家三口從杭州到安吉來避暑,就住在文化街對面的民宿里。
據景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大偉介紹,2023年在黃浦江源旅游度假區和報福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溪村充分發揮鄉村生態優勢,打造出了鄉村“小夜市”,發展山里的“夜經濟”。“這不僅為附近的村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美食消費體驗,還滿足了村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的需求。”黃大偉說。
要在大山里打造一條網紅街并非易事。2023年以來,景溪村對原有的山民文化街進行改造提升,擴建固定店面至30余間,積極招引新鄉賢、大學生創業青年及本地村民入駐,開起了購物、咖啡、酒吧、燒烤、小吃等百余個產業項目,漸漸形成了新街的規模。這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就業的同時,也為鄉村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今天奶茶、烤串都賣得比較好,一天能賣七八百塊錢。”景溪村村民王仁榮說。據統計,新街首期開業三日,活動人流量日均已突破1萬人,日均銷售額近10萬元。
在安吉報福鎮,像王仁榮一樣從農民華麗轉身做旅游經營的還有很多。近年來,該鎮著力推動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豐富夜經濟消費業態、開展特色夜間活動、強化規范管理上下足了功夫。以鄉村公園、商圈、步行街為載體,報福鎮打造集夜游、夜娛、夜食、夜購、夜賞為一體的多元化鄉村“夜經濟”發展新圖景,有效拉動了鄉村內需、促進了消費。依托夜經濟的持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報福鎮全鎮已發展農家樂200余家、民宿賓館70余家,形成以黨組織為紐帶建立的6家“共富工坊”矩陣,串聯戶外露營、森林康養、科普研學等10余種旅游產業集群,帶動1200余名村民就業,實現村民人均年增收1.5萬元。
據悉,接下來,報福鎮將積極融入黃浦江源旅游度假區建設,不斷豐富“春賞花”“夏嬉水”“秋開竹”“冬過年”的四季農事活動,不斷開拓多種業態,完成打造“報福開竹”“報福新山市”“景溪五福”等特色品牌,把“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轉化為資源優勢,不斷推進鄉村綠色經濟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