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吉林大地成為音樂的富礦

    發布時間:2023-07-31 16:44:00來源: 吉林日報

      原標題:讓吉林大地成為音樂的富礦

      7月的吉林萬物茂盛,涼爽宜人。乘著中國文聯掛點聯系吉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東風,我們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組織的全國著名詞曲作家——葉小鋼、何沐陽、熊緯、王曉鋒、楊啟舫、王備、李勁、孟文豪、陳道斌、劉新圈、楊玉鵬……他們的名字也許你不熟悉,他們創作的膾炙人口的歌曲你一定聽過:《天耀中華》《月亮之上》《從頭再來》《超越夢想》《天之大》《套馬桿》……7月22日至30日,由這些詞曲作家組成的采風創作團深入延吉市、白山市、臨江市、四平市等地,考察了解吉林獨有的自然與人文特色。詞曲作家們一路行走,一路感受,一路思考,積累了很多創作“吉林歌曲”的靈感與素材。

      延邊:美麗的金達萊永盛開

      采風創作團首站來到我國唯一的朝鮮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鮮族聚居地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大家品嘗了朝鮮族特色食品,參觀了延邊博物館和民俗展覽,觀看了朝鮮族農樂舞,共同領略了朝鮮族獨特的風土人情。素有“禮儀之鄉”“歌舞之鄉”“教育之鄉”“足球之鄉”的延邊引起了詞曲作家濃厚的興趣。作曲家王曉鋒曾創作歌曲《延邊之戀》,坦言他已經30多年沒有來延吉了,但心系此地,此次得償所愿再次來到延吉,這里濃郁的民族風情帶給他更多感受,也能將與此有關的音樂做得更好。第一次來延吉的作曲家王備,欣賞完朝鮮族音樂作品,并與當地音樂人交流后,被朝鮮族獨特節奏的音樂所打動,久久沉浸其中,回味不已,感嘆這是音樂學習的寶藏。去年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之際創作出歌曲《阿里郎回故鄉》的作曲家孟文豪說,此次近距離接觸朝鮮族音樂,它跳躍的風格、新穎的曲調、嗩吶和小鑼都為他的創作帶來新的元素。詞作家劉新圈對朝鮮族精致的飲食、艷麗的服飾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印象很深,已經醞釀創作出一首歌的幾句歌詞:樹枝上布谷啼/聲聲催春/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芳香/夢田里種五谷/種下希望/天也高地也闊/同沐陽光……

      四平、老黑河遺址、鴨綠江畔:英雄精神的回響

      此次采風團足跡遍布長白山池南區、白山市、通化市、四平市等地,詞曲作家們實地考察了老黑河遺址,傾聽了東北抗日聯軍及楊靖宇將軍的事跡,駐足與朝鮮隔江相望的鴨綠江畔,參觀四保臨江和四平戰役紀念館。采風團仿佛回到戰火紛飛的年代,耳畔響起為國舍生忘死的戰士們呼喊的聲音。每個人都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和洗禮,感慨良多。

      詞作家楊玉鵬和作曲家孟文豪對東北抗聯的老黑河遺址印象深刻。楊玉鵬說,中國抗日戰爭歷史上,抗敵最早、堅持最久、條件最惡劣的就是東北抗聯。在這里,我們聽到楊靖宇將軍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在妻子生下女兒的第5天就從河南輾戰東北。率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與日寇戰斗在白山黑水間,最后壯烈犧牲在濛江縣(今吉林省靖宇縣)。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像楊靖宇這樣的先烈有很多,有些人最后甚至連名字都沒留下來。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所以,他和孟文豪老師商量計劃寫一首謳歌英雄、體現東北抗聯精神的作品。

      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采風團恰好來到集安市鴨綠江畔,感受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大家在鴨綠江邊一起合唱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表達對志愿軍戰士的懷念之情。在這里,詞作家李勁遇到了一位91歲的老人,老人稱自己年輕時是志愿軍戰士,今天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他一定要來看看。現在他住在農村的小院里,國家每個月給他發補助,他很知足,還連聲說:“現在國家多好啊!”李勁被這位志愿軍老兵深深感動,還向他要了聯系方式。這時一個小男孩走到了老兵身邊,對老兵說:“您是英雄!”此情此景讓李勁差點掉下眼淚,他激動地感嘆道:“這就對了,孩子們這樣認為就對了!”李勁稱自己年輕時在部隊當過戰地記者,對軍人充滿敬意和感情,他認為弘揚英雄主義精神,是文藝工作者應該突出的主題。

      詞作家楊啟舫從小在黑龍江鏡泊湖附近長大,對東北抗聯的歷史一點不陌生,這次深入英雄戰斗的地方,他表示有新的感受和靈感,計劃創作東北抗聯題材的歌曲,為抗聯精神的弘揚做一點貢獻。在臨江口岸,他寫下了這樣的句子:“下臨江、上長白,抗美援朝七十載。當年壯士出征去,更有萬千后人來。”

      在四平戰役紀念館里,楊玉鵬細細觀看每一幅圖片,認真聽著講解。在“聽黨指揮,敢于勝利,植根人民,一往無前”的話語前面久久駐足。他說,四戰四平在中國解放戰爭史上非常重要,“四戰四平”精神熠熠生輝。在這座英雄的城市里,又讓我想起毛主席說的關于“英雄”和“人民”的經典論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這也是我創作的一個好角度。

      大美長白與黑土糧倉:生機與寶藏

      長白山是東北最高峰,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的發源地。長白山獨有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生態價值仍等待不斷挖掘與發揚。這座在許多詞曲家心中頗為神秘的北方名山這次得以被一睹真顏。面對這如水墨畫一樣的景觀,目不轉睛地把每一寸景色都收入鏡頭和記憶。作曲家王曉鋒有感于天池的純凈與美,贊美道:“天上之水,洗盡鉛華,一池明媚,落于心底。”作曲家葉小鋼觀賞長白山之后,一個浪漫的詞匯首先躍入腦海——“長白山之戀”,他隨即解釋道:“這是人對大自然的眷戀。”

      四平市地處世界第二大黃金玉米帶,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黑土地保護利用“梨樹模式”得到高度肯定。采風團參觀了“梨樹百萬畝綠色食品玉米標準化基地核心區”,認真聽取了對梨樹黑土地科學深入的講解。詞作家劉新圈曾經為四平創作了《父親的田野》《沃土》等歌曲,詩意感人的歌詞與動聽的旋律深受大眾喜愛。“把傳說交給山巒/馬蹄濺出星火/把希望交給沃土/是一碧千里的嘉禾/把雄鷹交給藍天/心有無邊遼闊/把驚喜交給歲月/是一條奔涌的長河/我的黑土地/我的大平原/一千一萬年”。歌詞展現了劉新圈對黑土地深深的理解和鄉土情懷。每次來到農田,劉新圈都有新的感悟。這次采風到梨樹,劉新圈認為“梨樹模式”值得全國學習和推廣。黑土地題材大有文章可做,現在他已有了創作交響樂組歌的想法。對梨樹優秀的二人轉藝術,他也在思考合適的表現方式。

      幾天的采風讓采風團收獲滿滿,大家一致認為很多靈感需要再深入調研和挖掘,正如詞作家楊啟舫所說:“參加‘長白風’采風團,行走在吉林這片英雄的土地、紅色的土地、深情的土地,充滿濃郁民族風情和美麗神奇傳說的土地,每一天都有新的感動和創作的沖動。‘深扎’到養分如此充足的沃土,讓靈感的種子得到滋養,一定會開出艷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不久的將來,這些詞曲作家們將以音樂的形式謳歌大美吉林,用一首首原創歌曲作為禮物,獻給吉林人民。我們相信,吉林這片土地與人民絕不會辜負那些飽含真情躬身于此、深耕于此的創作者,這里必會成為音樂的富礦,等待它的發掘者,收獲累累碩果。(記者李夢溪 有刪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日韩a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级黄色影片|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2021|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91久久精品电影|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久久99热国产这有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国产三级精品久久|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国产原创精品 正在播放| 思思久久精品在热线热|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国产亚洲精品观看91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