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新型村居煥發光彩 江蘇打造“美美與共”活力家園

    發布時間:2023-07-11 15:42:00來源: 新華日報

      盛夏七月,行走和美鄉村阡陌之間,感受景美、人美、產業美、文化美、精神美,一個個顏值氣質兼具的特色村落凸顯,一個個涵養鄉土情感和精神自信的家園回歸,一個個宜居宜業的現代文明鄉村重塑。對標“千萬工程”,江蘇不斷探索治理新路徑,喚醒鄉土記憶、傳承鄉村文化、培育鄉村風尚。

      嵌入情感鏈接,

      共治主體更多

      “咚咚鏘,咚咚鏘……不管拆遷后搬到哪,民俗不會忘,鑼鼓一響,我們都來自一個鄉。”村民曾勝利自豪地說。

      從南京市區驅車近一小時,來到江北新區長蘆街道,一場文化盛宴別開生面。長蘆首屆非遺節開幕式上,近50項非遺精彩亮相。讓村民津津樂道的是,開場表演的所有演員都是本鄉本土居民。他們用這種方式,記住鄉愁。

      “這也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物質表征,是和美鄉村的內在文化與精神訴求。”長蘆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趙鵬表示,對標“千萬工程”,長蘆還將對非遺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挖掘非遺經濟價值,發揮非遺美育價值,助力產業和人才振興。

      如今,當地但凡舉行重大活動,“留左吹打樂”“灣北小馬燈”等非遺項目都是保留節目。作為“江蘇省特色文化之鄉”,長蘆一個街道就有24項省市區級非遺項目。文化在一代代傳承中,歷久彌新。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重要基礎,涵養文化風尚,更是探索中國式現代化鄉村建設最生動的實踐環節。讓駐村社工馬樂印象深刻的是,在農村向城市社區轉型進程中,鄉鄰共融,人人都是參與者、受益者。

      “林奶奶、黃爺爺,這個月是你們生日月,我們來祝壽啦!”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谷粒計劃”志愿者帶著蛋糕,和本月過生日的老人歡聚在居家養老服務站。集體生日會,谷里街道每個月每個村都會辦。

      谷里街道地處偏遠、居住分散,村民就像一粒粒亟待歸倉的谷子。“5年培植,從量變到質變,谷里‘民生服務大谷倉’填滿了愛。”谷里街道辦事處二級調研員嵇世慧說,小而美項目,助力村民幸福大升級。

      省民政廳廳長謝曉軍表示,江蘇新型農村社區有條件、有責任、有能力在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全面推動鄉村振興中推出新舉措、積累新經驗、提供新示范。當前必須緊扣中國式現代化時代背景,堅持黨建引領、需求導向、服務為先,創新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現代化模式,將前沿理論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將政府主導與社會協同相結合,將補齊短板與打造品牌相結合,擴大群眾參與,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服務能力,實現和美鄉村建設的新發展、新跨越。

      深挖“人”的資源,

      治理方式更活

      “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受益于鄉村振興中“人”的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么樣”,文化興村“馬莊經驗”在各地復制推廣。

      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街道馬莊村黨委書記毛飛說,馬莊正在探索“走出去”“引進來”,把小香包做成大產業。

      前兩年,因游客銳減,香包銷售額一度下降50%。“我們感受到了‘本領恐慌’,也激發了新思路。”毛飛說,馬莊村陸續開發互聯網銷售渠道,和徐州機場、知名酒廠、江蘇師范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單位合作,提升香包設計水平。今年上半年香包銷售額達500萬元,全年有望突破1000萬元。

      青年回歸鄉村,鄉村需要青年。

      “20名青年駐村做香包,有搞設計的、有做直播的,他們帶來了新鮮血液。”毛飛說,從在家等游客上門,到主動尋客拓客,一大批游客再次“尋香而來”。

      “治理方式的多元,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匯聚。”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戚曉明表示,接力“千萬工程”,必須加快培育新一代鄉土人才,“傳、幫、帶”形成鄉土人才儲備的良性互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起來,人才才會聚集。各級政府還需解決完善鄉村信息網絡、激活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農田集中連片整理、生活設施配套等問題,促進人才回流、扎根鄉村。

      走在睢寧縣金城街道邱圩社區的鄉間小路上,就像走進了一座大公園。2917畝的土地上,經營著藕、蝦、特色稻米、特色紅薯等農產品。

      2017年底,邱圩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張成輝走馬上任時,村級遺留債務達140多萬元。“沒資產、沒資金、沒資源,只有甩開膀子干——‘無中生有,有中升級’。”張成輝說。黨建引領是推動鄉村治理的“第一抓手”。在村黨總支帶領下,邱圩社區成立3家公司,將紅薯粉絲、生態米、蓮藕等10個特色農產品打出名氣。

      炎炎夏日,村民在亮化的小河邊遛彎;百姓大舞臺上,專業老師教授傳統落子舞……好風光里,集聚著村民的智慧,“邱圩夜話”把麥克風交給群眾。“‘夜話’晚上開,不耽誤生產和務工。”張成輝說,村民暢所欲言,村“兩委”現場“接單”,采納好建議。

      從“一窮二白”,到集體經濟收入增至200萬元,村民親手創造了自己的詩意鄉村。

      進入新時代,“千萬工程”還在不斷演繹新故事,“發光的鄉村”涌現出“睦鄰議事坊”“百姓議事堂”等一大批江蘇新農村自治鮮活案例。傳統鄉村如何走向和美振興,更多的探索實踐值得期待。

      注重關系營造,

      公共服務更優

      “大門常開、活動常辦、群眾常來”,江蘇“幸福鄉村營造計劃”里的這句話,飽含鄉村振興的精神密碼。

      常來常往,營造氛圍,江蘇千萬村莊,都在尋找方法和載體。張家港市錦豐鎮洪橋村總人口3427人,因一部分村民拆遷,剩余不到2000人還居住在洪橋,屬于純農村。“短時間內,洪橋在經濟提振方面動力不足,但村民對區域凝聚力、歸屬感的提升,仍十分渴望。”曾在洪橋駐點的張家港市親民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陸娟說。

      如何提升純農村居的精氣神?“鄉村營造計劃”應運而生。一番鄉野調查后,陸娟和社工伙伴們發現,洪橋村有著100多年歷史。80歲的老村民趙志敏說,希望子孫后代知道自己從哪里來。執行項目時,陸娟敏銳抓住這一地域文化特色,帶領鄉村青少年開展“洪橋知多少”資源調查,挖掘村史,繪制4份原街鎮草圖。

      鄉土情結、文化基因,迅速喚醒散居各處的村民們的共同記憶。此后一年,村里搜集老照片和老物件,開辦洪橋故事會、公益集市,你來我往,鄰里關系日益緊密。

      關系營造,以文化人,塑形鑄魂。鄰里互助學堂、鄰里互助會、鄰里工坊、鄰里生日會陸續開辦,200多位空巢老人成了最大受益者。非正式照顧模式中,中青年村民與低齡老人組成“結對幫幫團”。

      答好“鄉村治理協同推進”這道題,江蘇全力以赴。眼下,萬千村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傳承地域文化、營造鄰里關系,提升整體凝聚力。全省19個村被民政部確認為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實現從“善管”到“善治”的跨越。

      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白友濤表示,當前,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要鼓勵和引導各種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唐 悅)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日本一区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日韩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7久久超碰成人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coent |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97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看SSS|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免费|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