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興業沃土 太原小店區為高質量發展“搭臺鋪路”
開工項目5個,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額完成率達127%;
投產項目15個,投產項目量完成率達107%;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到位資金64.1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213.67%;
……
在太原市2022年1—9月各縣(市)區招商引資工作通報中,小店區共上報招商簽約項目22個,總投資額222.39億元,招商引資工作指標完成情況綜合排名全市第一。
成績的背后,是小店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頭號工程”予以推進的生動縮影。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健康快速發展的助推劑,更是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
近年來,小店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主動強化服務,自覺當好“店小二”,為企業全生命周期和產業鏈全鏈開展問需問計問效以及送營商理念、送政務公開、送金融服務、送法治服務、送對點服務、送協調溝通的“三問”“六送”服務,著力將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活力優勢轉化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新動能。
平臺賦能 暖心政策“送企業”
為誠邀有識之士來小店共謀發展,小店區先后制定《小店區招商引資發展規劃》《太原市小店區加強招商引資促進高質量發展五十條》(試行)《小店區促進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試行)等一攬子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建立了全區重點項目庫和資源載體庫。繪制了樓宇經濟數字地圖,研發了樓宇經濟服務平臺,開展了億元樓宇認定和星級樓宇評定,全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6月24日,小店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營,由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人才、項目、技術、金融、專業服務機構等科技創新要素集聚而成。通過線上平臺與線下平臺形成綜合服務體系,承載著科技創新要素資源集聚、科技服務業集聚、政策落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創新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市場主體高質量倍增、實現營商環境再升級六大功能。
目前,該中心線下平臺已組建一支12人的技術經理人隊伍,線上平臺已集聚各類創新要素用戶6207、服務機構用戶128戶、線上線下發布科技成果700余項,發布可轉讓專利3萬余件、匯總政策64000余條、科技成果轉化金額370余萬元。
6月25日,“誠邀天下商·共創新未來”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小店區舉行。區委、區政府與來自各行業、各領域的企業家同聚,面對面了解企業發展情況,零距離傾聽企業家心聲。
7月19日,小店區與綜改區合作共建工業園區啟動;8月9日,小店區“信創產業集聚區”啟動;8月17日,道地草藥國際交流中心啟動運營……小店區連續出招,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今年1—9月,小店區新設市場主體33966戶。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市場主體196411戶,總量和增速居全省各縣(區)首位。
親商為民 貼心服務“不打烊”
“現在一遇到難題我就給老趙打電話,對她已經形成一種依賴。”太原王府井百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春紅口中的“老趙”是小店區親賢長風商圈管委會主任趙玉霞,其實只有38歲,比張春紅小很多。
自商圈管委會成立以來,趙玉霞憑著一股韌勁、一腔熱忱,走遍親賢街、長風街的角角落落,用真誠的服務贏得企業的信任,也被企業負責人視為“知己”。
自1月21日小店區親賢長風商圈管委會成立以來,9個月的時間,商圈管委會與市、區兩級多個部門協同作戰、現場辦公,推動千禧廣場提檔升級,茂業地下停車場改造,親賢北街港灣式泊車位設立等重點項目提速增效。
據悉,以前一些事項的辦理需要跑多個部門進行協調,商圈管委會成立以來,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服務,大大節約了企業時間成本,工作能夠快速有效落地。
營商環境改善與否,企業感受最深。天美集團副總裁石媛親切地把商圈管委會稱為“濃縮的政府窗口”。“態度好、速度快”是如今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給石媛的一個新印象。“管委會能夠急我們所急,想我們所想,與我們同頻。”
6月,小店區再次拓展思路,把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實施“七區”戰略的一項引領性工程,提出了重點打造親賢長風商圈、城南高鐵商圈、濱東學府商圈、汾東康寧商圈、太榆路汽貿商圈、晉陽美食商圈和南內環數碼商圈等七大商圈。
同時,由親賢長風商圈管委會拓展為小店商圈管委會,按照“業態豐富、特色鮮明、消費便利、市場繁榮”的目標,走訪重點企業,制定發展規劃,推出扶持政策,助力全區商圈經濟高質量發展。
健全制度 縱深推進“放管服”
1月24日,小店區成立營商環境監督委員會,統籌全區營商環境監督工作。監督員在全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家代表等群體中選取聘任,一共10名,履行監督約束、參謀咨詢、橋梁紐帶等職責,上門入戶精準掌握企業遇到的難題。對于監督員反映的問題,營商環境監督委員會認真核實,及時處理、反饋進展情況,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來自山西易通天下產業孵化園的周易,今年1月受聘成為小店區營商環境監督委員會特邀監督員。
易通天下產業園入駐有200余家商戶,在得知減免租金的政策還未落實到位時,周易積極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第一時間將問題反饋給營商環境監督委員會,經過多方努力,各相關部門落實政策,商戶的租金成功減免。
“商戶營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會通過建好的微信群進行多方聯絡,用最快的速度予以解決,當下解決不了或者需要多部門協調的問題,我們會在營商環境監督委員會上提出,經過各相關部門的溝通,盡快解決困難并且落到實處。”周易說道。
營商環境監督委員會成立后,進一步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持續放寬市場準入,創新和完善信用監管,不斷加深“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理解領悟,極大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企業辦事成本持續降低;堅持為企業“牽線搭橋”,助力企業找到急需的生產創新要素,實現政策的智能化匹配和政策與企業、人才與企業、技術與企業、金融與項目無障礙對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金融和創新保障。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是一項沒有終點的路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小店區將以改革推動,以服務護航,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楊紅光、趙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