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唱響時代主旋律 傳播時代最強音

    發布時間:2022-09-01 16:47: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36天持續跟拍,凝結成28分鐘的紀錄片作品——《生死金銀潭》,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團隊深入武漢金銀潭醫院,記錄下醫患之間的感人故事和生死時刻。

      一系列精彩案例分享,貫穿2022中國新媒體大會全程。

      新時代融合發展新氣象,新征程主流媒體新擔當。8月30日至31日,2022中國新媒體大會在湖南長沙舉辦。

      本屆大會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記協、湖南省委宣傳部共同舉辦。大會以“新主流 新征程”為主題,圍繞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題主線,充分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媒體融合發展成果,唱響時代主旋律,傳播時代最強音,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守正創新,唱響時代強音

      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如何凝心鑄魂、唱響時代強音?大會期間的交流分享中,人民日報社今年統籌全社之力、自主策劃推出的“踐行囑托十年間”系列融媒體報道引起關注。該系列報道綜合運用原聲短視頻等形式,探索出一條重大時政新聞融合報道的新路。

      “要以守正創新為關鍵,不斷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作品。”中國記協主席何平在致辭中表示,主力軍全面挺進主戰場,要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

      在“構筑主流輿論新高地”內容創新論壇上,《領航》《光明追思》《無膽英雄張伯禮》等11件報道的主創代表,回顧了十年來主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內容創新創優的歷程和經驗;嗶哩嗶哩、知乎等互聯網平臺負責人在主論壇上發言,分享了與主流媒體的合作方式,放大主流聲音、創新正能量傳播方式;“馬欄山上話國潮”文創盛典活動,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體現創新思維,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主旋律,令人耳目一新……揭示創新路徑,探尋創優規律,助推新媒體擴大高質量內容供給,成為大會的鮮明特色。

      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新媒體是互聯網時代媒體融合發展的必然選擇,也為新時代國際傳播提供了歷史機遇。”新華社黨組成員、副總編輯周宗敏在主論壇上說,要做好媒體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實現中國敘事國際表達、全球到達。

      在“塑造可信可愛可敬中國形象”國際傳播論壇上,既有人民網、新華網等“國家隊”講述其用好海外社交媒體、實現中國對外傳播的故事,也有國際傳播領域的專家學者、對外傳播領域的相關學術機構進行分享交流。與會嘉賓齊聚一堂,真知灼見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融合發展,擔當社會責任

      當前,隨著新媒體、新平臺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日益增強,新型主流媒體如何擔當社會責任、履行職責使命成為熱議話題。

      “積極探索‘新聞+服務’模式,讓人民日報離人民更近,做到人民日報為人民。”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王一彪在主論壇上介紹,當前擁有10多種載體的人民日報社全媒體方陣,正朝著“融為一體、合而為一”的方向邁進,綜合覆蓋用戶總數超13億人次。

      2020年人民日報客戶端緊急開發“新冠肺炎求助者平臺”,總點擊量超10億次;“暖春行動”全國求職招工云對接平臺、“筑夢青春”大學生就業云招聘平臺等上線,受到歡迎……人民日報新媒體中心在大會期間分享了拓寬服務邊界、擴展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能力的做法與心得。

      今天的新媒體正在帶動新公益,拓展新服務。

      網上網下同心圓如何畫?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主任李俊在分享中介紹,利用“全民拍”這個新媒體應用上傳線索,幫助群眾解決身邊事、煩心事,兩年來10萬條來自基層的“全民拍”照片傳遞著民生冷暖。

      如何為鄉村振興插上新媒體翅膀?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數字媒體研究室主任黃楚新表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媒體既要因地制宜把農民需要的內容及時報道出來,也要提質增效切實做好服務。

      在“社會服務與新媒體力量”社會責任論壇上,從綜合服務到教育公益,從救災公益到助農直播,新媒體行業代表、新平臺負責人等嘉賓圍繞相關主題,分享了所探索的新模式新路徑。

      縣級融媒體平臺也有自己的大舞臺。縣級融媒體中心代表、江西省分宜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李建艷表示,從“指尖”到“心尖”,該中心深耕品牌,將分宜移動終端建成服務群眾的掌上平臺,極大提高了用戶黏性。

      技術賦能,推動媒體新變革

      走進2022中國新媒體技術展,各式各樣的新科技讓人目不暇接。

      在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展區,觀眾可以體驗平時在晚會、體育賽事等才得一見的特效:廣播級超高清(4K)時空凝結自由視角互動系統捕捉下的觀眾動作畫面,經過算法處理,成像畫面能夠全角度旋轉,面部表情、身姿形態等一覽無遺。

      通過沉浸式XR虛擬錄制系統,觀眾與虛擬人物同臺出演成為可能;利用AI數字分身高度復刻真人聲音和形象,若非現場工作人員講解,觀眾很難分辨融媒體內容播報時的主播究竟是真人還是“分身”……新媒體技術展作為大會重大創新活動之一,旨在整合“中國智造”媒體技術力量,共創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技術創新和生態合作的新高地。

      唯有牢牢抓住科技創新,才能推動媒體更好實現深度融合。

      “這些都基于實驗室自主算法,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在“科技賦新能 融媒向未來”技術應用論壇上,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全國重點實驗室專職副主任李君發布了實驗室研發的新一代智能風控平臺“智曉助”,為互聯網內容、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服務。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托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傳媒大學建設的4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首次在中國新媒體大會亮相,發布前沿領先、適用管用、安全可靠的新技術新應用。

      在與會嘉賓們的交流中,“智媒體”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之一。

      智媒體,新服務。5G時代,媒體融合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交叉,主流媒體如何融入智慧城市發展進程,以新媒體技術賦能社會治理,既是媒體新使命,也是社會治理新趨勢。為此,“科技賦新能 融媒向未來”技術應用論壇還向全體新聞工作者發起了“智媒體新服務”倡議,號召主流媒體以智慧媒體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當好社會治理的“智慧中介”。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1日 第 1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九九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大尺度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中日韩欧一本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高清国产精品久久|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 999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99热这里只有精品7|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久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女|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18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综合 |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 99精品无人区乱码1区2区3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