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明顯提升(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

    發布時間:2022-08-31 10:4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8月30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應急管理領域改革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特別是2018年,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黨中央決定組建應急管理部和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對我國應急管理體制進行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推動我國應急管理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周學文說。

      與2012年相比,2021年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56.8%和45.9%,事故總量連續十年下降。2013—2021年,全國年均因自然災害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占GDP比重,較2000—2012年均值分別下降87.2%、87.4%、61.7%。

      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基本形成

      近年來,應急管理部強化應急工作的綜合管理、全過程管理和力量資源的優化管理,基本形成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

      “我們發揮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建立了風險聯合會商研判、防范救援救災一體化、扁平化應急指揮等工作機制,提升了應急管理效能。2018年至2021年,全國自然災害年均死亡失蹤人數較前五年均值下降51.6%,新體制新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周學文說。

      綜合應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圍繞全災種、大應急轉型升級,新組建水域、山岳、地震等專業隊伍3500余支;應急管理部積極推進應急指揮體系建設,基本建成國家應急指揮總部,全面建成部省市縣四級貫通的應急指揮信息網和自上而下的應急指揮平臺體系;搭建應急資源管理平臺,危化品重大危險源、煤礦等全面聯網監測,“大數據安全力”加速提升。

      重大安全風險有效防控。在防災減災救災方面,針對極端災害天氣挑戰,建立直達基層責任人的預警“叫應”機制,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在安全生產方面,制定實施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重大災害事故有力應對。應急管理部組建以來,累計組織應急會商997次,啟動應急響應330次,先后派出414個應急工作組,有效應對處置了2020年全國嚴重汛情等一系列重特大災害事故。

      重特大事故起數持續下降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防災關口更靠前、減災基礎更牢固、救災機制更靈敏。

      “防抗救”有新機制。應急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厘清了防和救的職責關系,最大程度凝聚合力,建立了部門聯合風險會商研判,探索形成了扁平化的應急組織模式。

      抗災設防水平有新提升。實施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等,加快補齊防災減災工程體系短板,自然災害防御能力明顯提升。例如,2016年和2022年青海門源先后發生了6.4級和6.9級兩次地震,后者震級更高,但倒塌房屋數量只有前一次的5%。

      綜合保障能力有新突破。6個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開工建設,全國“一盤棋”就近快速調配的布局基本形成;已完成近30億元中央應急物資增儲任務,物資保障能力持續提高。無人機應急通信、大型排澇車、水底機器人等一批重型裝備陸續列裝,現代化裝備水平大幅提升。

      安全生產方面,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宋元明表示,我國重特大事故起數從2012年的59起,即平均每月約5起,下降到2021年的17起,即平均每月約1.4起,下降幅度達到71%。2018年應急管理部成立以來,創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重大事故的最長間隔周期。

      “我們推動落實地方黨政領導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職責和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了一套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此外,我國兩次修改安全生產法,出臺刑法修正案(十一),不斷調整修改各行業的《重大隱患判定標準》,使法律法規更加嚴格精準。”宋元明說。

      消防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應急管理部黨委委員、消防救援局局長瓊色表示,這十年,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消防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效。

      防范化解火災風險成效顯著。緊盯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石化企業等高風險領域,及時跟進電化學儲能、電動自行車等新興業態,國家層面先后掛牌督辦200余處重大和區域性火災隱患,各地共督促整改火災隱患8522萬余處。

      滅火救援實戰能力大幅提升。全國消防救援站從5256個增加到7969個,消防車從4.7萬輛增加到11.1萬輛,市政消火栓從105.8萬個增加到201.8萬個,森林航空消防力量覆蓋21個省份,特別是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后,有效應對處置了一系列重大災害事故。

      社會消防安全基礎有效夯實。所有的市、縣城和全國重點鎮編制實施消防規劃,基層消防安全納入網格化管理,公眾消防安全素質明顯增強。注冊消防工程師超過10萬人,消防特有工種技能人員達到140萬人,各地新成立了1.4萬個鄉鎮街道消防所。

      這十年,在我國經濟總量增長一倍多、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三成的情況下,消防安全形勢保持穩中向好。

      據介紹,改革轉制以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能大幅拓展,從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社會救援,拓展為“全災種、大應急”的綜合應急救援。全隊伍年接處警量從2018年的117.3萬起增加到2021年的196.3萬起,增幅67.3%。2018年以來,共從火災及各類災害事故救援現場救出遇險被困人員80.8萬人、疏散轉移220萬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蜜芽|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2020免费m3u8|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华液| 一色屋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成人影院|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乱子伦|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色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久|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