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縣打出“組合拳”提升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自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嵐縣統籌謀劃、聚焦重點、精準發力,打出黨建“組合拳”,全面提升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
抓制度建設,持續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堅持鄉鎮黨委統籌領導,整合各類執法資源,構建權責一致的執法體系,明確權責清單、事項清單、執法清單“三清單”,統一執法標準、明確執法形式、配齊執法人員、購置執法設備,強化服務保障。同時,統籌轄區內各領域執法力量和派出執法機構,嚴格落實“一支隊伍管執法”要求,加強國土資源、耕地保護、生態環保、市場管理等的執法力度,嚴防私挖濫采、亂占耕地、環境污染等問題發生。
抓重點突破,持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扎實做好“清化收”工作,緊盯清合同、化債務、增收入三項重點任務,不斷疏堵點、破難點、消盲點,盤活村集體存量資產。精準謀劃項目,認真篩選、提前儲備一批優質項目,引進一批大型項目,建好項目庫。創新發展路徑,全面推廣官橋村“黨支部+”、蛤蟆神村林業資產收益、東陽澗村盤活閑置資產等好經驗好做法,實現跨村聯合、連片開發、群眾參與、成果共享,推動全縣農民共同增收致富。
抓基層基礎,持續加強全科網格規范化治理。統一標準要求,行政村300戶設置一個2級網格,20戶設置一個3級網格,社區網格300—500戶設置一個網格,將轄區全部要素分類整合,實現136個村和8個社區全要素網格全覆蓋。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員全部編入網格黨組織,在小網格中展現黨員力量。強化網格化管理的運行,延伸基層治理力量,實現“小網格”筑起“大防線”,同時,加大網格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縣、鄉、村系統互通共用,提升治理效能。
抓拓展延伸,持續推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堅持黨建引領,示范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紅色管家”等創建活動,將黨建工作融入物業管理。打造“服務物業”,緊盯老舊小區等物業管理難點熱點地區,進一步規范物業服務,暢通群眾監督物業渠道,切實改變物品堆放亂、環境衛生差、治安管理難頑疾。打造“信息物業”,有效整合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資源,將物業各個單位緊密連接,實現數據融合、信息互通、高效聯動,推動物業管理智能化,增強公共服務效能。
目前,該縣還持續推進社區精細化管理,對易居苑社區、濱河社區、城西社區進行擴容改造,爭取實現3年內8個社區全部提檔升級,9月底前補齊配強社區工作者,努力展現基層治理的新作為、新成效、新面貌,不斷提升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尹瑞萍、張艷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