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鄉村振興路上的“新農人”

    發布時間:2022-05-29 15:54:00來源: 人民網-重慶頻道

    劉峰鉆在果園里。受訪者供圖

      五月中旬,重慶連下了幾場大雨,雨水沖洗掉枝葉的塵土,也讓成片橘園吸足養分,經歷花開花謝,結出湯圓大的果實。

      劉峰鉆披著雨衣,穿梭在橘林間。他戴著一副眼鏡,穿著一套休閑的運動服,除了皮膚黑一點,其他的和城市白領青年沒兩樣。

      “這個季節的濕度與溫度,很適合柑橘生長,但也容易出現病害。”劉峰鉆說。

      “春季主要防治炭疽病、灰霉病、潰瘍病、沙皮病等。新梢期與老熟后都容易感染炭疽病,花期是灰霉病的高發期……”劉峰鉆一邊說,一邊仔細地檢查著橘樹的生長情況。雖是半路出家,但對于種植的專業技術他不敢有一點含糊。

      35歲的劉峰鉆,是“最憶小橘”果園的園主。5年前他從央企辭職,返鄉創業,成為生態種植新農人,在重慶市大足區中敖鎮經營千畝橘園,全國首創蒲公英以草治草模式,又借力互聯網營銷拍短視頻走紅,打造創業孵化基地帶動了百余人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最憶小橘”果園。受訪者供圖

      種地需要年輕人 更需要新技術

      “大足還有些果園,要不要回來經營?”家里人的一句話,讓劉峰鉆辭掉了旁人眼里前途無量的工作,回到老家種橘子。

      “我是一個不安于現狀的人,我的想法很簡單,種地需要年輕人。”但光有想法是沒用的,劉峰鉆在這上面沒少吃過虧。剛接手果園的時候,他覺得只要團隊年輕有干勁,資金充裕,加上有種植經驗的師傅,應該不是難事。可是,一年后,柑橘種植成本投入越來越多,但果園產量和收益卻不樂觀,劉峰鉆開始反思自己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

      他發現,相較于資金和團隊,技術才是做好柑橘種植的關鍵。“那段時間,我不停地在網上查資料。可互聯網上的信息相當碎片化,很難系統性地獲得有效信息。”劉峰鉆說。

      而加福社區的農家書屋為他打開了種植業的大門。“沒想到農家書屋有這么多和柑橘種植相關的好書。”從此,村民在書屋中經常會看到這個年輕人的身影。

      他也從書屋中尋求到一條屬于自己的柑橘產業路:“用生態環保的種植方式,不用除草劑,不依賴化學肥料,拒絕農藥污染。”為此,在種植技術上,劉峰鉆通過自己的摸索和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指導,果園降低了傳統農藥除草方式的使用,而是采取培育種植蒲公英的方式生態治草。

      “嘗試了20多個草種,發現蒲公英喜歡貼地生長的方式,可以將陽光完全阻擋,雜草便無法生存,且它的根系又淺又少,與柑橘根系互不影響。”劉峰鉆解釋。而它還能為柑橘提供養料,也能讓土壤變得疏松,使其透氣性更佳。

      為實現差異化發展,他還到四川去學習考察,也邀請了眉山的專家來做技術指導。將大雅耙耙柑、沃柑等優質新品晚熟雜交柑橘引進到橘園種植,這兩個品種成熟期要從每年1月持續到4月,能搶占柑橘市場的“空窗期”。

      就這樣,劉峰鉆的“最憶小橘”,“喝”著清澈山泉水,“吃”著蒲公英有機肥。再加上通過疏花疏果,果樹行間距的科學調整,3年時間“最憶小橘”果園首次掛果迎來了優質柑橘120萬斤高產量。生態種植的柑橘,2019年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主銷高端社區,走精品路線。

    村民在“最憶小橘”果園采收柑橘。受訪者供圖

      管理跳出傳統圈 讓年輕勞動力返鄉就業

      “不過,1000多畝的果園按照傳統方式進行管護,需要聘請幾百名工人務工,這樣不僅勞動成本加大,還影響生產效率。”劉峰鉆說。

      于是他另辟蹊徑,在果園采取了返包制的管理模式。將1000畝果園劃分成五個場,每個場尋找當地生產隊隊長做場長。每名場長返承包200畝果園,場長自己招攬工人,按照公司提供的生產技術、農資等進行標準化種植,最后再將種植的柑橘交回公司,他會以每個車間果子的優劣進行定價收購,從而保證果子的品質。

      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柑橘的產量,還吸引了鎮里很多年輕勞動力返鄉就業。

      今年52歲的陳紅菊是果園的場長之一,她的200畝果園正值梳果期,用人之際,她老公、女兒、兒子、兒媳婦以及親戚家的孩子都來地里幫忙。

      “果園建立時我就從外省回來了。當時想著能回家照顧老人,在家附近工作是最好的。” 陳紅菊說。自己也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了場長。隨著果園的技術革新,以及管理制度完善,讓陳紅菊看到了希望,她把果園的情況告訴了家里人,讓家人回來一起干。就這樣她老公和兒子在果園里當上了技術人員,她女兒和兒媳婦做銷售。

      “柑橘的產量是逐年遞增,前幾年掛果少,一年收入幾萬元,跟在外務工差不多,但好的是在家門口工作支出少。今年應該會達到豐果期,200畝地預計產量可以達到60萬斤,銷售出去后,除去成本應該有小10萬。” 陳紅菊算著賬,臉上也笑開了花。現在兒子農閑時也會做些副業,一大家人收入可觀,又能長期聚在一起,這是陳紅菊最大的盼頭。

      此外,劉峰鉆還免費為當地貧困戶發放種苗,手把手扶持當地群眾掌握種植技能。還通過土地流轉、提供就業崗位、集體經濟分紅等方式累計帶動812戶農民增收,43戶貧困戶脫貧,常年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

      “小劉很照顧我們,每次需要用工總是脫貧戶優先。我們在果園做得多掙得就多。在游客較多的采摘時節,他還鼓勵我們到果園售賣自家的土貨。”脫貧戶楊桂玲說,從采摘園建立之初便在此務工,幾乎每個月都能從果園掙錢,加上家里4畝地每年還可獲得3000多元土地流轉費,讓家里的危房得到了改造,還養了30多只雞、鴨,日子越過越舒心。

      2019年,劉峰鉆入選了中國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員,他也被評為2020重慶鄉村振興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劉峰鉆拍攝視頻推銷果園柑橘。受訪者供圖

      線上無償種植教學 打通全渠道銷售

      柑橘種出來了,如何解決銷路問題,把橘子賣到應有的價值?

      劉峰鉆領著工人用手機記錄果樹修枝、整形、施農家肥的生長過程,同時制作成短視頻,通過“最憶小橘”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互聯網傳播平臺加以推廣宣傳,進行線上營銷。

      “請問老師,一斤復合肥兌多少斤水,來沖施果樹不傷根呢?”

      “師傅,現在還可以撒肥料不?”

      在劉峰鉆拍的技術教學視頻下,越來越多的網友留言咨詢種植技術,這讓在農業路上也走過彎路劉峰鉆很有感慨,便開始在視頻教粉絲們如何“避雷”。

      慢慢地劉峰鉆的抖音賬號粉絲已有5.3萬,且多以種植新手為主,越來越多的青年農場主跟著他學習種柑橘。因為在互聯網平臺積累的高人氣,橘園每年都有很多青年農場主前來考察、交流。咨詢的人越來越多,劉峰鉆干脆創建了創業孵化基地,開展疏果、割草、剪枝、施肥各類培訓。

      就連全國首創的蒲公英以草治草模式,劉峰鉆也總結成文字,無償分享給種植者。

      以上種種,也為劉峰鉆打通了全渠道銷售。在剛剛過去的銷售季,劉峰鉆的電商平臺每天平均發貨2000~5000單,提前20天就賣完耙耙柑。

      經過5年發展,劉峰鉆的管理團隊有25人,多為城市白領返鄉創業者。另有常年在橘園的打工者150人。同時,他又在渝北木耳、永川黃瓜山建立了2個直營果園,還向墊江和渝北大盛的1000畝果園進行技術性輸出合作。

      “我想帶動更多青年農場主奔向成功。”劉峰鉆表示,他的目標是在2030年,在川渝地區的直營或者聯盟果園數量達到100個。果園建起來后,再把果園變成網紅打卡點,聯動周邊農家樂、家庭農場、其他果園等推出新的旅游體驗項目,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的同頻同振。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亚洲精品韩国美女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一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182t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国产片久人|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系列|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在线麻豆精品|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