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3日,第二屆呼和浩特國際雕塑藝術展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雕塑藝術館、呼和浩特國際雕塑園開幕。其中,34位國際藝術家與46位國內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將集中亮相,涵蓋青銅、石材、金屬、復合媒材等多元材質,作品風格兼具寫實與抽象、剛勁與柔美,全面展現世界雕塑藝術的時代風貌與多元魅力。
巍巍青山嶺,悠悠護城巷。從煙火霓虹到文藝墻繪,再到暖心標語,東護城河北街的夜景,用獨特的符號,編織出呼和浩特夜晚的浪漫與煙火。
北疆文化,既守得住根脈,也跑得出加速度。
8月1日,由自治區農牧廳精心打造的惠民消費休閑街區——北疆農牧科技文化園開門迎客,游客紛紛解鎖農耕文化新體驗。北疆農牧科技文化園融合農耕文化、農牧業科技等多種元素,精心規劃了網紅打卡區、消費體驗區、觀景平臺等多個功能區域。
近日,自治區工信廳正式印發《內蒙古自治區工業遺產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這是內蒙古首個系統性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規范性文件,標志著內蒙古工業文化保護進入規范化新階段,為全區工業遺產的開發、保護和利用提供了政策依據。
項目以燒烤露營為核心,開展戶外運動、親子活動、團建聚會、體驗農事、品嘗特色餐飲、本地農產品銷售等活動,為游客帶來多元化的體驗。
7月28日,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塔布干渠岸邊,一群身著鮮艷紅馬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由黨員志愿者、保潔員與村民組成的巡查小隊,這支小隊是守護水資源的“衛士”,定期沿著河岸細致排查。
素有“山野菜之鄉”美譽的柴河鎮,坐擁大興安嶺生態寶庫,蕨菜、柳蒿芽、黃花菜等數十種天然綠色山野菜資源豐富。” “加工廠不僅將天然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產業,更帶動脫貧戶等群體增收,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
記者從中國鐵路呼和浩特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8月2日13時10分,隨著55101次檢測列車從包頭站駛出,包頭至銀川高鐵包頭至惠農段(以下簡稱“包銀高鐵包惠段”)聯調聯試工作正式啟動,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為全線如期開通奠定堅實基礎。
在龍王溝煤礦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全礦采、掘、機、運、通等所有生產環節都實現了智能管控、統一調度,“產、運、洗、銷”高度可視化、智能化。大唐國源礦業龍王溝煤礦是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并于2020年7月成功組建全國首個智慧礦山創新攻關團隊“智慧聯盟”。
中國西藏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中國西藏信息中心主辦 Copyright ? 2000-2017 by www.9k8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xizangzongbianshi@163.com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8336000 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4)000000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京)字第04446號 京ICP備 17049894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