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8日電(記者 陳文韜)近日,國家出入境管理局緊扣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規劃,聚焦臺胞臺商臺企所需所盼,研究出臺十項出入境政策措施(以下簡稱“十項措施”),并將于2024年1月1日起實施,進一步促進閩臺人員往來、便利臺胞在閩居住生活,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不少在閩臺胞表示,十項措施的出臺讓他們感受到大陸落實“同等待遇”的努力,讓在福建發展的臺胞收獲滿滿幸福感。
“看到這十項政策出臺,我非常高興,因為這些舉措在便利臺胞在閩發展跟交流交往方面,都是非常實際的舉措。”福建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副園長、在閩臺胞陳亞妏對中新網記者表示,這次的十項措施把住行等各方面都顧慮到了,對在福建生活的臺胞是非常棒的消息。
十項措施中,“允許臺胞人才隨帶外籍家政服務人員入境和停居留”一項,讓陳亞妏由衷感嘆,如此細節的事情都考慮到了,感受到大陸有真正為臺胞在閩安居樂業深入思考和努力,在落實“同等待遇”這件事上,大陸是認真的!
廈門市臺商協會副會長兼青委會主委范姜鋒指出,很多臺胞第一次“登陸”,對這里有這樣或那樣的不了解,而十項政策中提到推廣設立“臺胞臺企專窗”,是非常直接的服務,有了這樣的服務平臺,可以快速解決臺胞臺企的疑問,這對于在陸臺胞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尤其是讓在福建發展的臺胞收獲滿滿幸福感。
“福建和臺灣一衣帶水,80%以上的臺胞祖籍地都來自福建,包括我的祖籍是來自福建的泉州,現在也在福建發展。”福建就業臺青羅鼎鈞表示,十項措施的出臺讓臺灣同胞在福建定居發展變得更加便利。他還特別提到,12367涉臺服務熱線讓在閩臺胞可以撥打熱線自主選擇普通話或閩南語方言服務,惠及了很多來自臺灣中南部和習慣說閩南語的中老年臺胞。
羅鼎鈞指出,這十項措施,讓更多臺胞臺商在祖國大陸、八閩大地發展無后顧之憂,充分體現出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理念,“我樂觀其成,也邀請廣大臺灣同胞來到大陸、來到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福建共同發展。”
十項措施的出臺也引發島內媒體廣泛關注,“臺胞證在閩可網上辦”“臺胞來閩將實現‘想來即來’”成為臺媒關注的重點。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市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表示,這十項措施,都是實打實的利多,聚焦臺商臺胞的所需所盼,方便更好與大陸共享發展機遇,未來往返兩岸將更便捷,通關通行更順暢,尤其讓臺胞來閩實現“想來即來”。
觀察十項措施,吳家瑩認為受益最大當屬臺胞證辦理,關鍵可以直接網絡申辦,對便捷便民給予肯定。他也提到,從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以來,很多臺胞咨詢的福建定居落戶問題,這次也給出明確的落地措施,認為這會鼓勵更多臺灣人到福建追夢圓夢。
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項措施對服務促進閩臺人員交流交往,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具有積極作用,目前各項措施正處于有序籌備階段。下步,該局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不斷創新優化往來臺灣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積極主動服務臺胞臺商臺企,努力保障兩岸人員往來更加便捷,通關通行更加順暢,臺胞在大陸生活發展更加舒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