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日報道據德國《商報》網站9月30日報道,中國企業領導層的情緒持續好轉。國家統計局9月30日公布的數據表明,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達到50.2%,突破50%的重要關口。該指標延續了5月開始的上升趨勢,較8月份上升0.5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
服務業和建筑業等行業的情緒也有所改善,9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增至51.7%。
投資者會根據PMI作出投資決策。一些觀察人士此前已預計中國經濟情緒將繼續改善。
另據路透社10月1日報道稱,統計數據顯示,隨著開發商加快動作以利用最近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措施,9月中國百城新建住宅價格環比小幅上漲。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一項調查,自今年5月出現環比下跌以來,9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05%。在被調查城市中,僅有30個城市報告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下跌。
報道稱,中國在最近幾周宣布了大量旨在提振購房情緒的措施,包括放寬某些貸款規定以及解除部分城市的購房限制。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29日的報道關注了中國經濟的假期效應。報道稱,中國經濟顯示出活躍跡象,在加息使歐美消費者和企業陷入拮據的情況下為全球經濟帶來一線希望。
工廠9月份報稱數月以來首次擴張;隨著中國進入中秋和國慶長假,鐵路和航班預訂顯示,旅游業也將迎來興旺的一周。
受外出就餐、旅行和其他服務消費刺激,另一個衡量非制造業商務活動的指標從51%升至51.7%。政府對基建的推動也幫助建筑業以更快速度擴張。
一些初步跡象顯示,9月底至10月初的假期將成為旅游業的豐收季。長假第一天,全國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
這些數據延續了中國經濟的一連串向好信號。8月份的數據已顯示,消費者在汽車等方面的消費更加隨心,也更舍得為出行花錢;城鎮調查失業率小幅下降,銀行信貸投放也更快。
報道表示,即將公布的數據將表明,經過困難的幾個月后,2023年下半年的經濟更加健康。
報道稱,中國有關部門推出了一系列小規模刺激措施,以提振信心并推動增長。其中許多措施旨在穩定步履蹣跚的房地產市場。
經濟學家認為,北京似乎決心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從由房地產主導的投資驅動轉向由先進制造業和其他高質量發展來源推動。
匯豐銀行的經濟學家在一份報告中認為,過渡期可能充滿挑戰,但成功的再平衡將使經濟基礎更加健康。他們說:“這屬于短期痛苦,長期收益。”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和德國之聲電臺網站也分析稱,中國再次發出增長信號。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制造業PMI和良好的工業利潤數據表明經濟已逐漸觸底回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9月份,隨著政策效應不斷累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顯示中國經濟景氣水平有所回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