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在美迅速傳播的耳念珠菌,我們需要擔心嗎

    蘇菁菁 發布時間:2023-03-29 09:13:00來源: 科技日報

      ◎實習記者 蘇菁菁

      近日,“耳念珠菌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近半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90天內死亡”等話題登上熱搜,引發公眾關注。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此前表示,耳念珠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成為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

      那么,耳念珠菌到底是什么,如何傳播?我們需要擔心嗎?

      癥狀、死亡率與感染部位有關

      耳念珠菌是2009年日本科學家首次報道的一種病原真菌新物種,是念珠菌家族的新成員,最早從一位日本患者的外耳道分泌物中分離得到。

      “2009年首先分離出的這株耳念珠菌對抗真菌藥物并不耐藥,之后在歐美等國也逐漸分離出耳念珠菌,這種后被分離出來的菌株具有一定耐藥性,這才引起醫院與研究機構的注意。”北京大學真菌和真菌病研究中心教授劉偉說。

      2018年,中國首例耳念珠菌的感染病例由北大人民醫院王輝教授團隊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黃廣華教授團隊共同報道。

      現為復旦大學微生物系執行主任的黃廣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已知的能夠引起人體感染的念珠菌物種大概有20種,幾乎能感染人體所有器官。

      “一些念珠菌物種,是健康人群體內的共生微生物,70%以上的健康人群口腔、腸道或生殖道中都有少量的念珠菌細胞,通常不對健康人群造成危害。”黃廣華說,“與臨床上其他常見的念珠菌物種相同,耳念珠菌通常不感染免疫系統健全的人群,但對有嚴重基礎疾病或免疫缺陷的人群是一種威脅。”

      這些人群自身免疫力差,長期服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破壞了人體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導致耐藥性微生物如耳念珠菌成為一種優勢菌株,從而導致感染。

      感染耳念珠菌的癥狀、死亡率與感染的部位有關。

      “例如,耳道感染可出現聽力問題、耳癢、耳痛等,伴有分泌物;傷口感染可出現炎癥、周圍疼痛加劇、發燒;血液感染是最危險的感染,癥狀是發燒、全身疼痛等,耳念珠菌若隨著血液播散到其他器官也可以引起相應器官感染的癥狀,致死率更高。”劉偉說。

      據了解,耳念珠菌的血液感染死亡率約為30%—60%;尿道和呼吸道等部位感染的死亡率較低。

      民眾不必過于擔心,醫療機構應予以重視

      “感染耳念珠菌出現的癥狀與感染其他念珠菌沒什么兩樣。耳念珠菌可以生存在人類皮膚、胃腸道或口腔等特定區域,即所謂的‘定植’,這是目前絕大多數報道中所描述的關于耳念珠菌菌株的情況。決不能把檢測到耳念珠菌等同于耳念珠菌感染,因為目前檢測到的耳念珠菌只有少數菌株在免疫受損患者中引起了感染,絕大多數分離到的耳念珠菌菌株通常并未表現出感染及相應癥狀,但可以將真菌傳播給其他人。”劉偉說。

      耳念珠菌的傳播方式主要為接觸傳播。因為其能夠長時間存活于感染患者和醫護人員的衣物、皮膚和醫院的設施表面,容易傳播并感染其他患者,從而造成醫院內傳播。

      “這為臨床上及時預防和控制耳念珠菌的傳播帶來極大困難。”黃廣華說,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癥患者是耳念珠菌的易感人群。因此,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耳念珠菌的傳播。“美國鑒定出的感染病例較多,這與美國的醫療水平和臨床微生物的分離鑒定水平也有關系。除美國以外,其他國家耳念珠菌的傳播速度也可能很快,比如印度和南非。”黃廣華說。

      黃廣華表示,我國公眾不需要過度擔心耳念珠菌感染及其暴發流行,目前我國報道的大多數病例為淺表感染、散發性感染,聚發性感染較少。

      “我國大多數耳念珠菌病例為55歲及以上的具有嚴重基礎性疾病的患者,他們通常有慢性病史,如糖尿病或高血壓。目前發現的易感人群大多數是長期住院或接受過抗真菌藥物治療的患者,健康人群即使攜帶耳念珠菌也可能沒有明顯的癥狀。”黃廣華說。

      “目前我國報道的耳念珠菌菌株多數對抗真菌藥物敏感,或僅對氟康唑耐藥,對多種藥物耐藥的菌株少見。不能把耳念珠菌籠統地等同于耐藥性病原真菌或多藥耐藥真菌甚至‘超級真菌’,因為只有部分耳念珠菌菌株才耐藥。而且目前檢測到的這些耳念珠菌菌株中,真正導致侵襲性感染的情況較少,大多數為‘定植’。即便感染耳念珠菌,也不會出現無藥可用的狀況。”劉偉說。

      劉偉與黃廣華均強調,盡管公眾不用過于擔心耳念珠菌感染,但由于耳念珠菌傳播力強,國家和各級醫療機構應該重視耳念珠菌的檢測和防控。

      “避免醫院內傳播應該做到早診斷、早鑒定、早隔離,及時治療,消除傳染源。”黃廣華說,“醫院需要建立耳念珠菌感染的早期篩查機制和應對措施,警惕耳念珠菌導致的醫院內暴發性感染。”

      “從個體診治到群體防控,耳念珠菌所致的感染需要國家有關機構更加科學的管理與規范的指導。”劉偉說,“同時,希望我國研發與制造病原微生物檢測試劑和抗真菌藥物的企業,加大對耳念珠菌等重要病原真菌所致感染的關注。”(科技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精品 码ls字幕影视|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日韩毛片一区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黑人 |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毛万迈巴赫车标|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66|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狼|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品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精品国产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香蕉在线观看网 |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99久久婷婷免费国产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