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賓6月16日電(單鵬)在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仙峰苗族鄉,連綿的山巒間翠竹如海。近日,村民陳文富帶著工具走進竹林深處。他仔細觀察每一棵竹子的狀態,用鋒利的砍刀將老弱病殘的竹子逐一清理,只留下茁壯的竹子。與竹子打了多年交道的陳文富知道,合理的密度能讓竹林更好地生長。
仙峰苗族鄉是中國林學會認定的“中國方竹之鄉”。近年來,四川瞄準民族地區具有優勢的產業方向,探索建立民族地區產業發展基金,推進民族村寨產業振興發展,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在仙峰苗族鄉,竹林是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也是促進當地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多年前,仙峰苗族鄉以煤硫礦山經濟為主,土地石漠化嚴重。陳文富回憶,2010年前后,當地意識到“黑色”經濟不可持續,遂向“綠色”轉型。
當時,仙峰山頂有2萬多畝野生原生方竹林,但無人管護,產量很低。當地發現方竹的經濟潛力后,鼓勵民眾移栽野生方竹,同時以“造竹”推動生態建設,重點在石漠化地區、工礦廢棄地、荒山等開展大規模綠化造林。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仙峰苗族鄉方竹種植面積擴大到10萬余畝,年產筍約8300噸,產值6600萬元,實現一、二、三產綜合產值超4億元,帶動全鄉人均增收3200余元。
為了提高竹子的種植效率,仙峰苗族鄉與浙江農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了深度合作。2021年,浙江農林大學的專家在仙峰苗族鄉建立工作站,將竹林土壤增氧、竹林結構調整、病蟲害防治等先進養護技術引入。這些技術的應用顯著提升了方竹林的產量和質量,其種植密度從每畝2萬株優化至3600株左右,竹筍畝產量從150斤提升至500斤,甚至有部分區域突破1000斤。
方竹具有顯著的經濟價值。仙峰苗族鄉副鄉長馮毅表示,目前仙峰苗族鄉近95%的家庭從事與方竹相關的產業。方竹筍口感鮮嫩,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市場需求旺盛。在仙峰苗族鄉,方竹筍的采摘量和產值逐年增長。每年秋季采筍時節,生活在周邊地區的彝族同胞也會成群結隊來到仙峰苗族鄉參與竹筍采挖,“他們的到來彌補了勞動力的不足,還增進了各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p>
圍繞竹筍,當地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條。新鮮采摘的竹筍經過分級篩選、保鮮處理、冷鏈物流等環節,迅速運往遠方。“凌晨采挖,通過空運,新鮮的竹筍當天就能出現在沿海地區的超市貨架上?!瘪T毅說,這些產自四川深山的竹筍不僅在江浙滬一帶受到青睞,有些甚至進入東南亞市場。
在方竹產業不斷壯大的同時,仙峰苗族鄉積極推動產業鏈延伸,方竹加工廠項目建設應運而生。該項目爭取了四川省民族地區開發資金250萬元,并撬動了近千萬元社會資本和民間資金。加工廠的建成,為附近50余名民眾提供了就業崗位;通過廠房租賃,該項目每年能夠為村資公司增加約17萬元的收益。
陶芬是加工廠的一名工人。隨著鄉里方竹產業的發展,陶芬的月收入從兩三千元增長到四五千元?!霸谵r村掙到這個工資,我很滿足?!碧辗艺f,家里還有四五十畝竹林,每年豐收的竹筍可直接售給加工廠,再加上打工的收入,現在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租賃加工廠的四川云嶺山珍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佳麗表示,公司已與許多大型商超的上游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竹筍不愁銷路,“但公司目前的產品還處于粗加工階段?!彼媱澪磥碓趫龅?、人員、技術和設備等方面進行升級,提高竹筍深加工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加工廠效益,保障村民收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