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成山西第30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背后:獻血已成習慣
中新網長治3月15日電 題:民警成山西第30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背后:獻血已成習慣
中新網記者 李庭耀
姬晨亮,山西省長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民警。前不久,41歲的他剛剛成為山西省第302例、長治市公安系統第5例非血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002年,還在警校就讀的姬晨亮就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獻血,“捐獻一份血液、挽救一個家庭,自己的生命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充實”。從那以后,姬晨亮經常無償獻血。近年來,他每半年都會捐獻一次成分血,這份愛心已成習慣。
2016年6月27日,姬晨亮與往常一樣,前往長治市血液中心捐獻成分血,正好遇到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宣傳捐獻造血干細胞。他向工作人員了解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基本要求,于當日在山西省紅十字會血液中心留樣入庫,并做出鄭重承諾:只要配型成功,就會堅守承諾,義無反顧地捐獻。
2023年11月14日,姬晨亮接到長治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自己與國內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次配型合格,他毫不猶豫表示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并積極配合做好捐獻前的準備工作。
“機緣巧合讓我能為一個受病痛折磨的家庭做一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幸運、有意義的事。”姬晨亮說。
按照程序規定,捐獻造血干細胞需征得捐獻者家屬同意。同為警察的孫魯菲非常支持丈夫的善舉,“沒有什么比挽救一個生命更重要的,讓愛為生命加油,我為老公感到驕傲”。為了更好地完成捐獻,孫魯菲督促丈夫注意飲食,堅持跑步、健身。
經過高分辨檢測、體檢等一系列檢查,今年2月24日,姬晨亮入住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開始連續5天造血干細胞采集前的動員劑注射,將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誘導到人體外周血中,為采集做準備。盡管動員劑注射讓姬晨亮感覺到不適,可他的臉上始終掛著笑容:“有點累,但特別開心。”
2月29日,在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內科病區血細胞單采室里,一臺血細胞分離機“嗡嗡”地工作著,一滴滴從血液里分離出來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滴落進采集袋。4個多小時后,這份裝著288毫升“生命種子”造血干細胞的采血袋被移交受捐者醫院代表手中。
這一天,姬晨亮的朋友閆張磊和李晨一直陪伴著他,兩人一個是交警、一個是醫生,都在2022年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
“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警察應盡的義務。我挽救了一個生命,也完成了自己8年來的心愿。”完成捐獻的姬晨亮感到非常自豪。
“姬晨亮同志為生命續航的義舉,是長治公安全體民輔警的光榮和驕傲,更是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和從警初心。他的高尚行為必將感召更多的公安民輔警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也將進一步鼓舞長治公安隊伍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激發新動能。”長治市公安局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韓東飚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