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活力釋放 超千萬人次走進北京朝陽文創園區消費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徐婧)百家文創園區舉辦文化消費活動2000余場次,超3000家企業入駐“云園區”……記者8日從2024年北京市朝陽區兩會獲悉,2023年,朝陽區深入實施“文化+”戰略,文化產業提質發展成果顯著,全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預計實現收入突破3000億元,文化產業活力持續釋放。
超千萬人次走進文創園區消費
朝陽區現有百家文創園區,其中超三分之一為市級園區,數量居全市首位。各園區在注重品質提升的同時,積極布局建設小劇場、實體書店、音樂廳等文化消費新空間。2023年,共舉辦圖書市集、戲劇節、美食節、沉浸式體驗等各類文化消費活動2000余場次,吸引超千萬人次走進園區進行消費,一批品牌園區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該區大力推進科技賦能園區發展,建成開園全國首個文化產業“云園區”,研發國家文創實驗區數字人,創新應用于政策解讀、宣傳推介等,實現實體園區及各類服務場景深度融合。目前已有63家服務商、百家園區、超3000家企業入駐“云園區”,未來還將引導百家文化專業服務機構、千個線下文化公共空間、萬家駐區文化企業在“云端”集聚。
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1月至10月,全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2533.2億元,占全市比重15.5%,預計全年將突破3000億元。產業發展集中度不斷提高,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服務等四大領域均實現正增長。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態勢強勁,占全區比重達40.0%。文體娛行業規模保持全市第一。“十四五”以來,朝陽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實現收入平均增速為15.9%。
打造國際一流影視制作基地
目前,朝陽區共有登記注冊影視企業3233家,居全市首位,集聚了萬達電影、華策影視等一批覆蓋全產業鏈的影視頭部企業,擁有影視特色園區58家,占全區文化產業園區總數超一半。各園區設有拍攝影棚、錄音棚等專業影視配套資源400余個,總面積超過40000平方米。
為進一步發揮朝陽影視產業在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23年,朝陽區在全市率先出臺《朝陽區建設國際一流影視制作基地工作計劃(2023年-2025年)》,圍繞政策先行、空間布局優化、平臺建設、精準服務、人才引育、品牌提升等六個方面共確定重點任務22項,將在影視技術研發創新、前沿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
力爭到2025年,實現在朝陽登記注冊影視企業數量突破4500家,集聚規模以上影視企業超過500家,影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50億元,認定培育一批影視制作“夢工廠”,打造一批富有朝陽特色的優質影視作品,努力把朝陽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影視制作基地。
下一步,朝陽區將堅持科技賦能文化創新、文化賦能城市發展,持續推進園區品質提升、企業梯次培育、文化菁英引育、文化精品培育四大計劃,著力將朝陽區打造成為首都文化創新引領區,全力服務首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