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發“AI虛擬病人”問診應用程序 作培訓用途
中新社香港11月8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大學(港大)8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港大團隊研發出全港首個“AI虛擬病人”問診應用程序,供醫科生作培訓用途。同時,港大已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推行全球首個跨地區虛擬臨床教學項目。
據悉,該應用程序由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許長峰與港大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阮子瀚攜手于2020年研發,旨在幫助當時因新冠疫情而未能到醫院上課的港大醫科生。
港大研究團隊參考真實病例,設計出不同性格和病歷的病人案例,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成功研發“人性化”的“AI虛擬病人”,供醫科生模擬診癥時與病人互動。
港大表示,部分港大醫科生在2021年起試用該系統。這種嶄新教學模式的成效已于2022年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
許長峰表示,這種全新的虛擬臨床教學模式,除了能為醫科生度身訂造合適及統一的教學個案,同時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學生甚至可接觸過往難遇上的罕見病例,讓醫科生獲得更多寶貴的臨床實踐機會,在廣泛和多樣化的虛擬環境中反復練習和改進問診技巧,大大提升學生臨床判斷能力和準確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港大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推行全球首個跨地區虛擬臨床教學項目,相互設計不同的病例個案,供兩地醫科生通過“AI虛擬病人”應用程序問診,共同參與在線討論,分析病人的影像檢查、內視鏡圖片和病理切片等資料。
許長峰說,通過與其他地區醫學院之間的交流,有助醫科生相互學習優點,進一步開闊視野及見識,促進國際間的醫學教育合作和發展,為未來的無界限的教育創新奠定基礎。
港大補充表示,這次香港與新加坡的跨地區虛擬臨床教學成為國際醫科教學的先例,英國愛丁堡大學西區綜合醫院外科部亦表示希望參與將來的虛擬外科臨床教學。(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第六屆進博會)上海交易團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達成55個初步采購意向 金額約35億元
- 烏鎮峰會新觀察:“數字之光”如何改變你我?
- 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阿爾溫德克里希納:構建人工智能生態系統 助力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中國催生新商業模式 推動加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
-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前沿技術正重塑世界 各方應攜手跨越鴻溝共建命運共同體
- 余秋雨再訪寧波天一閣 攜好友捐贈16米書法長卷
- 數字烏鎮之變:“觸網”十年 不止水鄉
- 【理響中國】新時代中國青年要讓青春在實踐中綻放
- 江西搭建中俄地方經貿合作平臺 冀深化合作
- “老動批”蝶變“金科新區” 國家級金融科技示范區五周年成果展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