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江加快培育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
中新社上海9月25日電 (李姝徵 謝夢圓)上海浦東張江正在加快培育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
在25日召開的2023張江生命科學國際創新峰會上,《浦東新區加快培育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正式發布。根據《行動方案》,到2025年底,上海浦東張江將招引培育行業領軍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10家,新增上市企業3-5家。
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總工程師凌剛指出,浦東新區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引領優勢、生物材料領域的先發優勢、人工智能領域的協同優勢、大設施大平臺的集聚優勢,以及自貿區引領區的綜合改革優勢,為培育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提供了豐沃土壤。
結合浦東新區的產業基礎與稟賦條件,以及生物制造的產業特征與發展階段,《行動方案》指出,浦東新區計劃到2025年底,招引培育行業領軍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10家,新增上市企業3-5家、初創企業50家、區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10家;引進3個以上頂尖科學家及團隊,建設3-5個高能級創新載體與共性服務平臺,在部分核心關鍵技術及裝備材料形成突破,同時提供跨區域創新網絡初步構建、生物制造創新產品市場準入、示范應用等政策制度保障。
“浦東作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先行者,始終走在生物醫藥發展的最前沿,貢獻全國、共享全球。”中國科學院院士、浦東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凱先表示。
為更好地助力合成生物學產業在張江的發展,峰會現場還揭牌了上海張江合成生物創新中心。具體來說,該中心將以技術服務為先導、建設1個生物鑄造廠;以孵化服務為加持,建設1個專業孵化器;以天使投資為紐帶,建設1支天使投資基金;以監管科學為支撐,建立1套助力研審聯動的機制。
其中,在孵化器方面,中心可對接國內外先進合成生物實驗室,圍繞不同屬性的孵化需求,打造高標準孵化服務軟硬體系,能夠滿足建立高度開放共享的實驗室、初創團隊獨立孵化空間、成長加速空間、打破科學與產業壁壘建立大院大所聯合實驗室的需求。
張江集團副總經理王凱榮表示,合成生物學是張江繼細胞基因等之后又一重大布局的領域,“希望通過該中心,集聚合成生物領域的各類創新要素,發揮張江合成生物優勢,更好地推動合成生物產業高地建設。”
經過30多年發展,浦東已成為中國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最集聚、產業鏈最完整、研發管線最多、新藥成果最突出的區域之一。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已經達到3300億元人民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