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從一個棒球手套到一個運動用品產業:臺商投資帶來的集群效應
中新社福建龍巖8月1日電 題:從一個棒球手套到一個運動用品產業:臺商投資帶來的集群效應
作者 黃水林 羅家輝 羅虎
切皮、縫線、包裝……走進臺企宏國(龍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只見切割機、織花機、縫紉機匯成火熱生產的“交響曲”,工人們正精心加工生產出口美國、日本的棒球運動手套。而該公司的產品陳列室里,棒球、棒球手套、棒球棒等棒球系列產品琳瑯滿目。
“這些產品在海外市場名氣都很大,消費者認可度也很高。”宏國(龍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蕭紫燕近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今年公司的訂單已經排滿。
在“客家祖地”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的廟前工業集中區里,久和(龍巖)運動器材有限公司的棒球生產線、龍巖牡丹亭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的棒球棒生產線等,與宏國(龍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的棒球手套生產線一樣生產紅火。
目前,廟前工業集中區入駐的37家企業中,有18家是臺資企業。這里生產的棒球運動系列產品,正源源不斷銷往美國、日本、韓國等10多個國家。
不僅是棒球運動系列產品,深處閩西山區的連城縣還是中國領先的皮劃艇、移動式籃球架、家庭健身器械生產基地,運動用品產業年產值已超1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一個運動用品產業緣何能在連城這個山區小縣悄然崛起?在蕭紫燕看來,這是臺商廖芳洲先生到廟前投資后帶來的產業集群效應。
2006年,廖芳洲手握10多萬份棒球手套訂單,來到大陸尋找投資設廠之地。路過廟前鎮時,他發現這里交通便利、地勢開闊、人口眾多,“非常適合投資辦廠”。
于是,廖芳洲說干就干,投資1100多萬元創辦了以生產棒球手套為主的宏國(龍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成為第一位入駐廟前鎮的臺商。
僅僅三個月時間,廖芳洲便租下廠房、采購好設備、整理好場地,接著招聘員工、培訓技術,把一項新興產業帶進了連城。
隨后幾年里,廖芳洲的棒球手套事業蓬勃發展。在他的帶動下,兩位生意伙伴林金生和羅道堅也來到了廟前鎮。林金生成立久和(龍巖)運動器材有限公司,從事棒球生產;而羅道堅成立龍巖牡丹亭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從事球棒生產。
就這樣,棒球運動裝備中最重要的三件套開始在這里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由棒球手套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廟前現已形成了完整的棒球運動產品產業鏈條,成為大陸最集中的棒球運動系列產品生產基地和全球棒球運動用品采購商的重點采購點。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廟前棒球運動用品產值超2億元。
在連城,康萊寶運動用品有限公司也是經以生產皮劃艇為主的福建渡遠戶外運動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錫臻牽線搭橋,被引進落戶的一家運動用品龍頭企業。通過康萊寶運動用品有限公司,連城以商招商,又引進了秋千、蹦床、乒乓球桌配件等生產項目。
“運動用品產業是蓬勃興起的健康產業、朝陽產業。”康萊寶運動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棋祥信心滿滿,“我們企業在連城發展迅速,每年實現30%到50%的增長;隨著今年三期年產100萬套健身器械項目投產,年產值可實現翻番。”
2016年,在浙江臺州創業有成的金棋祥看中連城優越生態環境,在連城分二期建設以乒乓球桌、籃球架、健身車、健身椅等家庭健身器材為主的運動用品研發生產項目。
源于連城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康萊寶運動用品有限公司正擴大投資規模,建設總投資5.2億元的年產100萬套健身器械項目,并整合上游零配件生產制造商、下游電商服務等,打造一個全國領先的運動產業園。(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