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三本賬”看春耕新變化

    發布時間:2024-03-26 11:37: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 題:從“三本賬”看春耕新變化

      新華社記者

      隨著天氣回暖,眼下春管春播正由南向北大面積展開。廣袤田野上片片碧綠,生機盎然。

      記者在多地走訪看到,得益于農業生產新模式、新技術、新機械的推廣應用,如今不少農民算成本賬時笑容更多了,算風險賬時底氣更足了,還有一些農民算起春耕生產“綠色賬”。田疇沃野間,一幅欣欣向榮的春耕圖正在繪就。

      成本賬:種糧“科技范兒”助降本增效

      眼下,山東6000多萬畝冬小麥進入春季田間管理關鍵時期。在嘉祥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記者看到,數架植保無人機正在開展除草劑噴灑作業,3個小時就能完成5000畝農田的飛防作業。

      “得益于國家的優惠補貼政策,機器每年更新換代,我們用上了效率更高、操作更輕便的新型農機。”嘉祥縣兆福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維運說。

      李維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臺新型植保無人機一天能作業1000多畝,一臺自走式噴藥機一天能作業700多畝。今年合作社要對6萬多畝麥田進行春季田間管理,算下來能節省近10天時間。“僅打藥人工費這一項,就能省10萬元。”李維運說。

      推進農業裝備轉型升級,推動無人機等現代化設備在植保等關鍵環節廣泛運用……近年來田間“科技范兒”越來越足,促進農業生產管理現代化水平提升,農民種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在廣西北流市區域性水稻產業中心,一條今年新投運的工廠化育秧生產線,在工作人員操作下“火力全開”:分盤、供土、播種、覆土、疊盤、碼盤等工序一氣呵成,一盤盤成品秧盤被“生產”出來。

      “與傳統育秧方式相比,工廠化育秧不受天氣影響,秧苗質量穩定,總體成本可控。”中心負責人李秉燊說,現在這條生產線只需4個人工,每小時可生產秧苗1100盤,按照水田插秧每畝20盤來算,一小時生產的秧苗可供給55畝地,育秧效率大幅提高。

      風險賬:多措并舉降風險促增收

      春分過后,淮河兩岸麥田長勢正好。在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桃園村,村民陶良軍正忙著對田里的部分麥苗補施拔節肥。

      近年來,陶良軍從當地種糧大戶陳祥勝的合作社購買農資并學習科學種糧,實現了小麥產量提升,去年畝產達到900斤、每畝純利潤300多元。

      “像防治紋枯病、紅蜘蛛和蚜蟲,需要將3種藥劑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每個藥劑分別用多少克,老陳都跟我們講。”陶良軍說,“以前打藥是大家用哪個藥,我也跟著買,時常心里沒底。現在學會了這些技術,種糧越來越有信心了。”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生產經營隊伍;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建設;擴大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實施范圍。

      記者走訪了解到,江西吉水縣等多地通過開展農技指導、提供托管服務、做好農業保險承保工作等舉措,增強農民種糧風險防范能力,助力農民增產增收。

      “今年我們公司覆蓋的水稻種植規模已擴大到12萬畝。”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聚豐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桂香說,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小農戶”模式,為簽約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提供 “一站式”“保姆化”的水稻種植全程服務。公司在多個鄉鎮安排了技術員,提供種子、農藥、肥料、技術等指導。

      “跟我們合作的農戶,我們有保底價收購,要是產量好還有‘超產提成’。”李桂香說,這樣不僅能幫助農戶規避種植風險、促進增收,也能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保證水稻品質和產量,形成良性循環。

      “綠色賬”:田間“綠意”更濃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扎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推廣種養循環模式。記者在多地看到,推廣生態循環農業、綠色有機種植,“綠意”正在田間涌動。

      在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洋源村,種糧大戶周柿勇忙著帶領村民施肥。他說:“這是政府發放的有機堆漚肥,以前每畝地最少要用100斤化肥,現在改用有機肥,每畝只需五六十斤,不僅降低了種植成本,還增強了土壤肥力。”

      高安市農業農村局農藝師蔡裕山介紹,今年高安市大力推廣綠色種養循環項目,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建立7個糞肥堆漚點,全市有機肥示范施用面積超過15萬畝。

      在廣西,“水上春耕”已拉開序幕。在貴港市桂平市中橋村,錯落有致的稻蝦田里,新一批小龍蝦即將捕撈上市。再過不久,村民就要開始進行早稻插秧。

      廣西桂平維軍生態農業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薛維健介紹,通過稻蝦共作,化肥使用量減少三分之一,也不需要用除草劑、殺蟲劑等,算下來每畝種植成本能減少300多元。每年除了畝產1500多斤水稻,還能畝產350多斤小龍蝦,畝均產值上萬元。

      據了解,2021年至今,貴港市已有2.1萬畝高標準農田用于稻蝦綜合種養產業,全市建成連片200畝以上基地230個、千畝以上基地20個。農田通過稻蝦共作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畝均增收6000元以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狠狠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99热狠狠色精品一区| 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免费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m|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影音先锋|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槡人妻人人玩AV|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精品国产性色无码AV网站|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