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化,讓古籍觸手可及

    發布時間:2024-01-11 11:28:00來源: 人民日報

      記者 吳 丹

      核心閱讀

      我國現存古籍約有20萬種,修復整理現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古籍數字化迫在眉睫。一本古籍,如何從紙頁“搬”到網頁?廣泛收集圖像資料、利用現代技術精細化處理……自2022年10月上線以來,“識典古籍”平臺已陸續匯集經、史、子、集等2200余部古籍,免費面向公眾開放,為解決古籍保護和利用矛盾進行了有益嘗試。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從古籍中獲得靈感,由此發現青蒿素;在浩瀚古籍中尋幽入微,竺可楨繪制出一條物候變遷的曲線——“竺可楨曲線”,濃縮出五千年中華大地的冷暖變化圖景。

      卷帙浩繁的中華古籍,凝結著先人的智慧,記載著璀璨的文化,訴說著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歲月不居,書闕有間,部分古籍正慢慢“老去”,褪色、脆化、腐蝕,甚至稍一翻閱就會損毀。

      當古老典籍遇到現代技術,會產生什么奇妙反應?

      一種“打開”古籍的全新方式

      “初見”“流光”“驚鴻”“珠聯”“綴玉”……點擊網頁上的標簽,《永樂大典》的前世今生、編纂方法、歷史價值等信息,伴隨著動畫音效,呈現于眼前。

      點擊頁面右上角“閱讀大典”,進入文本閱讀平臺。《永樂大典》原本影像與數字化文本相互對照,繁簡體文字隨時切換。遇生僻詞句,可選中文本,點擊“查看引用”,出處清晰可考。

      《永樂大典》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類書,匯集先秦至明初各類典籍,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但幾經散佚,副本存世不及原書的4%。對學者而言,《永樂大典》是進行學術研究的重要資料;對普通讀者來說,古籍文本往往艱澀難懂,且接觸機會不多。

      如今,《永樂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第一輯)在古籍數字化平臺“識典古籍”正式上線,免費面向公眾開放。借助現代數字技術,厚重典籍濃縮在方寸之間,塵封已久的歷史畫卷徐徐展開,成為觸手可及的文化資源。

      “互動化、可視化的呈現方式更加符合當代人的閱讀習慣,沉浸式閱讀體驗拉近了古籍與普通讀者之間的距離?!薄白R典古籍”平臺項目負責人之一、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助理教授位通說。

      自2022年10月上線以來,“識典古籍”平臺已陸續匯集經、史、子、集等2200余部古籍,面向海內外讀者免費開放。該平臺由北京大學與抖音合作共建,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免費、公開、穩定、快速、方便的檢索和閱讀古籍服務。

      “識典古籍”平臺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王軍希望,“識典古籍”平臺能推動散落海外的中華古籍回流,促成古籍的開放共享。

      一次解決保護和利用矛盾的嘗試

      古籍數字化為何迫切?

      王軍算過一筆賬:我國現存古籍約有20萬種,從1949年到2019年,共修復整理出版了近3.8萬種,修復整理現存的全部古籍,可能需要300余年??梢哉f,古籍修復速度趕不上老化速度。

      修復整理,只是數字化的第一步。古籍具有文物和文獻的雙重屬性,修復好的古籍若只被束之高閣,后續研究就無法開展,更無法發揮其文化傳承的價值。

      因此,數字化是一場生產效率的變革,也是一次解決古籍保護和利用矛盾的嘗試。

      一本古籍,如何從紙頁“搬”到網頁?

      進入“識典古籍”平臺,平臺設計者、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員楊浩開始演示:“古籍的數字化分為兩步。一是圖像化,我們與海內外古籍收藏單位合作,廣泛收集古籍數字化圖像資料。二是文本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古籍文字進行識別、排序、校對、結構整理、標點、實體識別等,對內容作精細化處理?!?/p>

      楊浩上傳了一頁古籍圖像,不一會兒,文字自動識別處理完成。古籍圖像上顯現出不同顏色的小方框,“每個方框對應一個文字,先切分再調整順序。紅色方框是提醒此處需要人工介入,來進一步判斷和處理。”

      與此同時,古籍圖像旁已自動識別出一段文字,并可比照原圖像進行修改調整。楊浩繼續解釋:“這個過程中,主要使用了文字識別、自動標點和命名實體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文字識別技術,是對古籍數字圖像中的文字進行單個切分,再進行文字識別和順序讀出;自動標點技術,是通過序列標注的方式對古籍自動進行現代標點;命名實體識別技術,則是通過序列標注方法識別出文本中的人名、地名、書名、時間、官職等信息?!蓖瑫r,在機器自動識別后,會有專人復查結果,進一步提升準確率。

      據悉,“識典古籍”平臺文字識別的準確率達到96%以上,自動句讀的準確率達到94%,命名實體識別在中古史料上的準確率接近98%。

      “大部分古籍閱讀平臺或只提供掃描文稿,或只提供文本內容,有些商業數據庫收費高昂,獲取資源十分不便?!北本┐髮W歷史學系學生劉沐含說,“識典古籍”平臺有著豐富的檢索功能以及分類與年代篩選功能,可以輔助開展學術研究。

      一個全流程的智能化整理平臺

      集納展示古籍數字版本,不是“識典古籍”平臺的全部。團隊有著更大的設想——在一個平臺實現古籍智能整理的全部環節。

      “‘識典古籍’平臺由兩部分組成,前端是閱讀平臺,后端是古籍整理平臺?!蓖踯娮髁艘粋€比喻,“就像是餐廳的前廳和后廚。”

      目前,作為“后廚”的古籍整理平臺,已經設定了團隊管理員、書目管理員、審訂員、整理員等各種用戶角色。下一步,將吸引各行各業的古籍愛好者、研究者,以眾包校對、協同審核等形式,推進古籍整理項目和數據庫建設,打造“古籍圖像上傳—文本校對整理—高質量標記—文本輸出”的全流程系統。

      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生劉鈺昕,提前體驗了一回“整理員”角色。

      “希望能為損毀嚴重的古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2022年4月,看到北大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的招募信息,劉鈺昕第一時間報名,成為“識典古籍”平臺的一名志愿者。

      “我參與了《春秋左傳注》《史記》《漢書》等古籍的校對工作?!闭劶爸驹腹ぷ?,劉鈺昕的熱愛之情溢于言表,“印象最深的就是,為了制定魏晉南北朝官職標注規則,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還詳細翻閱了《文獻通考》的‘職官考’二十一考。”

      “新時代古籍事業發展,需要一批對古典文獻學、古籍保護、信息技術以及數字化流程都比較熟悉,又能將各方面有機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海崢建議,應加強古籍學科理論構建和課程體系建設,編寫適合新時代古籍工作需要的專業教材,并多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以推進新時代古籍人才隊伍建設。

      “古籍是中華文明延續數千年未曾中斷的有力證明,希望通過‘識典古籍’平臺以及暑期工作坊、學術研討等活動,推動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向世界展示和傳播我們的文化之美。”王軍說。

      新年伊始,楊浩寫下了新的展望: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2024年,希望能收集更多古籍、提升整理質量,更好守護古籍這個文明之根!”

     ?。▍?燁參與采寫)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av日韩av欧v在线天堂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下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人妖系列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妇女99|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7m凹凸精品分类大全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播放器|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日韩毛片一区视频免费|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糖心vlog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