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南粵青年扎根鄉村助力“百千萬工程”

    發布時間:2023-09-04 11:2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烈日下,一箱箱新鮮魚蝦在廣東陽江珍珠灣碼頭被運送上岸,來自華南師范大學的“金珠云集”實踐團成員正開展助農海上直播。作為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首批百個示范項目之一,他們通過“直播帶貨+電商平臺+視頻推廣”多線路銷售模式,打造“數字化海上牧場”。

      今年8月中旬,5000名廣東鄉村振興行動志愿者宣誓出征,奔赴粵東粵西粵北12個地市、肇慶市以及惠州市龍門縣,開展為期2-3年的志愿服務。團廣東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科學規劃,讓青年所學在助力“百千萬工程”中作用最大化,在服務中有所側重、各展所長。

      廣東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已持續開展3年。截至今年8月,共有9000名鄉村振興行動志愿者在崗,2021年首批1000名志愿者中有過半留在了基層。如今,越來越多南粵青年積極投身“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在青春新賽道上與時代同頻共振。

      返鄉創業中的青春背影

      大學時期,瑤族青年房欣就在心里埋下返鄉創業的種子。在互聯網企業鍛煉1年后,她毅然回到家鄉開啟創業之路。

      “連南瑤族傳統文化大多分散在偏遠的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游客的體驗往往不佳。”房欣觀察到家鄉文旅行業發展的痛點問題,便在縣城選址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倉庫舊址,將其改造成連南瑤族自治縣第一家綜合性非遺文化創意園,讓游客在園區內體驗瑤族的非遺技藝、感受瑤族風情,不僅帶火了當地的旅游業,還帶動約250名村民就業。

      團清遠市委推出鄉村“大掌柜”興鄉運作模式,打造“掌柜”成長孵化路徑,通過“大掌柜”孵化“小掌柜”,引領帶動一批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大潮。

      在清遠市永和鎮石坪村鄉村“大掌柜”示范點,“三地活化”項目負責人丁球鳳帶領青年團隊,以活化30棟閑置民居、300畝耕地和培訓啟用30名本地村民管家為目標,盤活農民承包地、宅基地和村集體經營建設用地,幫助農戶獲得租金、旅游務工等各類收入。同時,由于旅游環境的提升,農村的人居環境也得到改善。

      “近兩年的基層生活,我走進鄉土中國深處,用真情感應時代脈搏。”基層一線的實踐給鄉村振興志愿者梁志鵬帶來了成長,他決心留在家鄉肇慶,在農產品品牌打造、新媒體助農、講好鄉村文化故事等方面持續發力。

      在肇慶市高要區蓮塘鎮,梁志鵬用兩年時間走遍了全鎮21個行政村、79個自然村,在他的努力探索下,形成了一條助力蓮塘鎮特色產業發展的有效路徑,累計為當地助農銷售近600萬元。

      返鄉創業青年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廣袤鄉村回饋他們以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團廣東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該省56萬名團員青年調研數據,未來愿意到粵東粵西粵北就業的青年比例超過70%,他們將持續推動各地共青團組織多措并舉,服務青年返鄉就業創業發展。

      黃土地上的青春色彩

      曾經的農業是“面朝黃土背朝天”,而如今的農業別有一番風貌:收割機能智能調節收割倒伏的作物、無人旋耕機在風雨中奔波……而在這背后,涌動著一股股青春的力量。

      今年以來,廣東多支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將專業知識和青春創意帶到田間地頭。他們通過實地走訪、深入調研,探索支持鄉村發展的新路徑,并在團廣東省委的組織遴選下,初步形成100個優秀示范項目。

      在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石正鎮,華南理工大學“梅”利鄉村團隊通過科技攻關,成功將梅片提取過程中的副產物——梅片龍腦香精油、梅片純露等應用于功效護膚品中,開發相關產品30余款,推動了梅片樹產業在高值護膚品中的應用。華南理工大學“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隊員徐舜澤說,實地看到自己日常研究用的梅片樹,從一株幼苗到一棵樹的全貌,真切感受到了學有所用、學有所為的成就感。

      瑤族刺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少瑤族姑娘自幼學習瑤繡,并通過銷售成品補貼家用。但由于設計不夠新穎等原因,瑤繡的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學校正好有藝術學院、新傳學院和商學院,3方面的專業人才都有,我們便開始思考,能不能成立一個工作室,把雙方資源對接起來,打通一條以非遺瑤繡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瑤籃”團隊創始人朱育鋒說。

      有了專業設計的加持,瑤繡工坊變得熱鬧起來,服裝、掛飾、茶具……團隊自主研發的各種文創產品相繼亮相,銷路也得到拓展,繡娘們的錢袋子漸漸鼓了起來,瑤繡技術也得到傳承和發展。

      縣鎮村提出需求,高校學生團隊認領,為青年學子助力“百千萬工程”提供了破題方向。團廣東省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通過‘校縣結對’的形式,鼓勵高校培育專業項目團隊與縣鎮基層進行‘一對一’結對,解決基層訂單式需求。”截至目前,在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項目對接平臺上,已累計收到逾1700條結對成功申請。

      廣州美術學院重點孵化培育學校特色專業學科,組建多支“鄉村文化創意”突擊隊,形成“文化創意”專業項目群;廣東工業大學依托自身專業優勢,孵化“鄉村建筑設計”突擊隊,服務多地古村改造等項目;廣東海洋大學“濕地衛士”團隊依托自身科研能力,著力研發紅樹林全自動化植樹機器人,助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支教啟蒙終有“燎原”的一天

      “鄉村兒童心理健康需要被關注,這是一個值得實踐的切口。”中國人民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讀研究生楊朔遵從自己的心愿,休學成為一名廣東高校畢業生志愿服務鄉村振興行動“一校一社工”崗位志愿者,前往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加田田家炳學校服務。

      在村小,楊朔的一言一語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被看見、被關注。楊朔還運營管理心理輔導室,用細心與耐心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改善了不少鄉村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我想將自己這顆種子埋入鄉村學校的泥土中,與孩子們共同生根、發芽,直至綻放。”楊朔已經在“一校一社工”崗位上堅守了兩年。如今,像楊朔這樣立志于鄉村兒童心理健康建設的“一校一社工”志愿者已有260余名。

      “最開心的事情應該是看到孩子們聽著音樂,微微擺動著身體齊聲合唱。”在陽春市合水鎮中心小學支教的袁悅立志做一名音樂教師。曾經,在城市長大的她對于農村生活非常陌生,對于農村教育環境的印象,還停留在影視作品里土坯房的教室、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

      “這里的環境非常好,一應設備都很齊全,真正缺的是好的老師。”袁悅發現,這里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由于音樂老師的缺失,音樂課多由班主任老師代課,隨便聽聽歌就結束了,導致孩子們對音樂沒有太多熱情。對此,袁悅改變了教學方式,一字一句地教他們學唱歌,帶他們識簡譜。

      在校園文化藝術節上,袁悅以一場精彩的古箏表演喚醒了孩子們沉睡已久的音樂細胞。表演結束后,有一個女孩告訴袁悅,她決定學習古箏,希望有一天能和老師一樣演奏優美的樂曲。這讓袁悅感觸很深,她覺得,也許自己的出現真的可以改變孩子的人生,“即使是在他們的心里留下一點火種,我相信也有星火燎原的一天”。

      不管是用音樂啟蒙孩子們的袁悅,還是在村口的大榕樹下給村民普及反電信詐騙知識的袁湘琳,一批批廣東熱血青年在時代的感召下,走上鄉鎮講臺,將知識的種子播撒在更多孩子心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手机| 久久国产精品2020免费m3u8|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国产Sm最大网站| 青青热久久国产久精品|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97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91老司机深夜福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欲帝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情侣偷拍精品|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