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湖南“博士村”傳承“勤耕重讀”家風 以文促產育產業

    發布時間:2023-08-04 11: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8月3日電 題:湖南“博士村”傳承“勤耕重讀”家風   以文促產育產業

      記者 唐小晴

      從湖南長沙驅車一個余小時抵達“中國煙花之鄉”長沙瀏陽市的沙市鎮。穿過鄉道上寫有“鶴立雞群冠赤縣,源開流遠潤秧田”門聯的三層門樓,便進入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古村——--沙市鎮秧田村。

      勤耕重讀是秧田村盛傳的家風。恢復高考至今,該村已走出28位博士、176位碩士研究生和上千名大學生,是湖南遠近聞名的“博士村”。

      如今,數百年流傳下來的耕讀文化成為當地振興鄉村的重要資源。通過以文促產,秧田村的治理者推動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研學旅行融合發展,打造出“博士村特色研學”品牌,不僅盤活農村資源,也帶動了農民增收。

      “博士村”興起研學熱:特色文化育特色產業

      為展示“耕讀文化”,激勵學生讀書,秧田村在村里打造了一面兩層樓高的“博士墻”,展示村里28位博士的照片和信息。墻上有一行蒼勁有力的大字:“知識改變命運,文化孕育美德。”墻前立著一尊孔子像。

      另一方面,秧田村將耕讀文化創新融入美麗鄉村和屋場建設,修復了有數百年歷史的老龍井、羅氏老槽門等充滿農耕文化氣息的老建筑。一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耕讀文化館也拔地而起。這座仿古四合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村級文化館,用2000多件實物、圖片、雕塑等展示秧田村耕讀文化與發展變遷。

      前來參觀游覽的人多了起來,但大部分是走馬觀花,難以帶動消費。于是,秧田村決定將耕讀文化融入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博士村研學實踐基地,推動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研學旅行融合發展。

      “采取‘村集體+公司+農戶’的眾籌共建模式,村集體入股10%,91戶民眾籌100多萬元,將基地10%的效益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入股村民均享受分紅。”秧田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羅碧儒說,青少年在秧田村可通過參觀耕讀文化館接受勤耕苦讀、崇文尚教、詩禮傳家等家風故事和博士求學事跡的熏陶,還能體驗插秧、打禾、種菜、抓魚等農事活動,培養吃苦耐勞精神。

      特色研學游帶來的紅利顯而易見。“今年上半年已接待五萬學生研學,帶動了餐飲、民宿發展。”秧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鄧加長說,秧田村已初步形成“博士村”文旅特色產業,解決了部分村民在家就業、創業問題,增加了村集體經濟,促進了二次消費。

      全國“最美農家書屋”:延續崇文重教習俗

      青磚土瓦、飛檐翹角,一座透著厚重年代感的老房屋緊鄰秧田村小學旁。這是秧田村的農家書屋。延續崇文重教、勤耕重讀的習俗、家風,它功不可沒。

      “放學、放假,這里人氣最旺。村里的文藝愛好者、退休教師在這里看書,農民施肥、養殖遇到問題,也會來書屋查找相關資料。”鄧加長告訴記者。

      秧田村農家書屋早期只是一個簡易讀書角。隨著村民們文化需求日益增長,村干部開始四處尋覓,為讀書角找一個“新家”。聽說村里有需求,1929年出生的張秋香老人毫不猶豫地捐出自己的老宅,并自費翻新。

      經村里提質改造,農家書屋設兒童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學習交流室、書法室等多個功能室,幾萬余冊藏書全部由政府配送和愛心人士捐贈。

      張秋香老人也經常來書屋學認字、看書讀報。“母親認識4000多個字,經常給子孫講做人做事的道理,灌輸愛國愛家理念。”張秋香的兒子羅碧儒說,因重知識的家風一代傳一代,家中共走出了12名大學生、2名博士。

      在秧田村,每家父母還跟子女約定,父母不打牌,孩子不玩手機。鄰里之間也不比誰家富裕,就比誰家孩子會讀書,父母和孩子要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秧田村農家書屋入選了全國“最美農家書屋”。“書屋不僅成為村民學習致富技能的‘加油站’、青少年提升文化素養的‘充電站’,也是老年人閱讀休閑的‘保健站’。”鄧加長說,秧田村將進一步發揮好國家級農家書屋的優勢,打造全村一戶一書角的書香氣息。

      “借助農家書屋平臺,定期開展文學作品、詩歌創作、健康養生等文化沙龍或主題講座,舉辦耕讀傳家系列主題活動,邀請博士為青少年講述家風家訓故事和求學經歷,讓農家書屋成為村民的精神食糧。”鄧加長表示,秧田村還成立農家書屋教育基金,獎勵考取大學及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村民家庭,并授予“書香家庭”牌匾。

      擦亮“博士”金字招牌:放大秧田文旅新優勢

      以博士村研學實踐基地為中心,秧田村集中研學課堂、鄉村民宿、特色餐飲、農創文創等,開展三期開發工程。其中,一期設研學服務帶、田園觀光帶、文化休閑帶三大片區,承擔教學、會務、接待、作坊、住宿、餐飲、體驗等配套功能,面向湖南和周邊省份市場試運營,打造教學體驗、自然教育、休閑娛樂、農田觀光、野奢度假的一站式服務研學旅游綜合體。

      “還要圍繞美麗鄉村游、紅色記憶游、歷史文化體驗、非遺文化體驗等研學主題,推出系列精品研學旅游線路和課程,實現秧田研學旅行差異化、特色化、主題化。”鄧加長說。

      秧田村勤耕苦讀、家國受益、詩禮傳家等家風祖訓文化,也成為秧田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特有元素。透過該村各家族族譜里相關的家族風范和家族規誡,可歸納出它們的諸多共同點。比如,“忠君愛國”“身正為范”“耕讀不輟”“和睦鄉閭”等,都是用“善美”來勸諭族人鄉親。

      如今的秧田村,盡管生活條件優越,但村民依舊在大門兩側貼著“勤儉傳家訓、耕讀裕民生”“勤耕苦讀,家國受益”的家風祖訓。鄧加長表示,秧田村把家風祖訓融入新農村建設,對鞏固愛國精神、凈化社會風氣、推進文化建設、促進社會溝通、發展和諧關系具有重要作用。

      “力爭打造成特色產業發展的旺村,彰顯文化特色的亮村,讓更多人返鄉創業。也希望在有志之士的群策群力之下,打造出更多博士農副產品、博士文創產品。”鄧加長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v|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国产精品深夜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国产丝袜在线精品丝袜|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猫咪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麻豆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日韩爆乳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91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