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熹平石經》見證書法的革新時代

    發布時間:2022-10-12 14: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漢末至魏晉,書法迎來了轉折與革新的大時代。盛行了四百年之久的隸書走向巔峰,草、行、楷等新的書體則從隸書中脫胎并日臻成熟,諸多書法名家接踵而至。從傳世的碑帖之中,我們得以感受到三國時代的文脈悠悠。

      東漢末年,漢隸八分書正盛,最負盛名的書家是蔡邕。蔡邕,字伯喈,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南)人。他博學多才,書法隸篆皆工,且好辭章、術數、天文、音律,是一位全才。蔡邕在書法方面最大的貢獻,就是主持刻制了《熹平石經》。

      兩漢獨尊儒術,天下讀書人均以研習儒家經典為要義。但在東漢,儒學經典只能依靠手抄來傳播,難免出現訛誤與曲解。漢靈帝時,擔任議郎的蔡邕發現,學子們手中的經籍“去圣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后學”。

      熹平四年(175年),蔡邕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與韓說、太史令單飏等,聯名向靈帝提案,奏請正定“六經”文字。靈帝很快批準了這項提案,中國歷史上第一場浩大的刻經工程就此展開。

      此次刻經由蔡邕主持,選定《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公羊傳》《論語》七部儒家經典正本,據《后漢書》載,這些經籍先由蔡邕書丹(用朱砂將文字書寫在碑石上——編者注),再由工匠刻石。不過據如今流傳的殘石文字來看,字體不像出自同一人,書丹可能由蔡邕與多人合作完成。其文字是標準的八分隸書,字體方正,沉穩大氣。

      據載,石經共刻碑46座,每碑寬約1.4米,高約3米,全部碑文約20萬字。刻經工作從熹平四年一直持續至光和六年(183年),歷時9年方完工。石經刻成后,被立于京師洛陽開陽門外太學(遺址在今河南省偃師市佃莊鎮)講堂東側,供天下士子謄抄校正。石經的刊刻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轟動效應,史載“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余輛,填塞街陌”。石經成為天下學子的“標準教科書”。因為石經刻于熹平年間,故稱《熹平石經》。

      漢代經學有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之分,今文經學專講微言大義,而古文經學注重訓詁復古。《熹平石經》全部采用隸書書寫,屬今文經學,為官方所推崇。到了曹魏正始二年(241年),當時的朝廷為了平衡今古文經學,下詔再次刻經。此次刻經僅刻《尚書》《春秋》與部分《左傳》,共35座碑(一說25座),每碑高2米,寬近1米,立于太學講堂西側,是為《正始石經》。

      與《熹平石經》不同的是,此次刻經同時采用篆文、古文、隸書3種字體書寫,篆文即秦小篆,古文即秦之前所用古字,又稱“蝌蚪文”。因此這一系列碑刻又叫“三體石經”。《正始石經》的書寫者,有邯鄲淳、衛覬、嵇康諸說,王國維等學者認為應為曹魏書法家多人書寫。

      《熹平石經》與《正始石經》自刊立于洛陽后,便屢遭戰亂損毀。董卓焚燒洛陽,太學荒廢,《熹平石經》開始受到破壞。北魏之初,馮熙、常伯夫相繼為洛州刺史,竟取石經為建筑石料。東魏時期,權臣高澄將兩部石經遷往鄴城,但途中至河陽(今河南孟州)逢河岸崩塌,部分石碑墜入水中,至鄴城已不到半數。隋朝定都長安,又將《熹平石經》遷往長安,其間多有遺失損毀,有的石經甚至被用去當作礎柱。到了唐太宗時,魏征收集殘存的兩部石經,已是十不存一。

      民國至今,陸續有石經殘石出土,散佚各處。據統計,如今《熹平石經》殘石共存9000余字,散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西安碑林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日本東京書道博物館等地。《正始石經》殘石共存2500余字,散存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等地。

      三國魏的書法家,鐘繇可謂首屈一指。鐘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鐘繇的書法體現著隸書到楷書的過渡,被后世尊為“楷書之祖”。張懷瓘《書斷》評價他的書法:“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余。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其真跡至東晉時已亡佚,后世所見鐘繇書法多為臨摹,現傳世有“五表”——《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調元表》《力命表》。

      《賀捷表》又名《戎路表》,記載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兵敗襄樊的重大歷史事件。當時鐘繇受魏諷謀反案牽連,遭免官在家,聞聽捷報,即向魏王曹操上此表。鐘繇在表中盛贊了征南將軍曹仁在此次戰事中的表現,也嘲諷了魏國的兩名叛臣傅方、胡修死有應得。此表是楷書,但還保留較濃的隸書筆意,字形多呈扁方,橫畫、撇畫、捺畫伸展得很長。

      《宣示表》作于曹丕代漢稱帝后,時鐘繇已復出為廷尉,表中內容是鐘繇勸說曹丕接納吳主孫權的投降。《宣示表》從書法角度來看是一幅成熟的楷書作品,點畫遒勁而顯樸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為后世書家所推崇。

      《宣示表》原帖早已亡佚,但有宋刻原石傳世。相傳《宣示表》曾由王導送給堂侄王羲之,王羲之臨有摹本。南宋末年,權臣賈似道將王羲之摹《宣示表》刻成石。2009年,這件宋刻《宣示表》原石在一場拍賣會上亮相,被首都博物館購入館藏。石背面還發現有清代畫家金農刻寫的題跋。一方石頭上竟然凝結了這么多名人的印記,可謂異常珍貴。(成長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物保護協會會員)

      (中國青年報2022年10月11日11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亚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一区| 福利姬在线精品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jizz国产精品网站|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日韩精品射精管理在线观看|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 |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2022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飘花|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久久|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