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qc0qw"></strike>
  • <strike id="qc0qw"><menu id="qc0qw"></menu></strike>
    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博覽群書》第五期來了

    發布時間:2022-05-05 14:12:00來源: 光明網

      《博覽群書》,1985年創刊,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刊名,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喬木撰寫發刊詞,是光明日報社主辦的綜合性思想文化月刊。“砥礪思想,寧靜心靈”是我們的追求,“知識人寫給知識人”、“名家作品名家看”,已被這本雜志堅守37年。

    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博覽群書》第五期來了

     

    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博覽群書》第五期來了

     

    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博覽群書》第五期來了

     

    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博覽群書》第五期來了

     

      

      本期關注·五四與報刊

      又是一年春好處,正值紀念“五四”時。倘說180多年間近代史諸多大事件中,有哪些話題性極強且經久不衰,“五四”絕對在列。這在中國歷史、政治、文化乃至文明進程上都具有無可替代、舉足輕重的意義。

      “五四”猶如一個萬花筒,給予了研究者層出不窮的考察視角,彼時新興的報刊即是一例。加拿大學者哈羅德·伊尼斯在其論著《帝國與傳播》中認為,“傳播這個課題能給人很多可能的啟示,我一直有這樣的印象,在政治的組織和實施中,傳播占有關鍵的一席;在歷代各國和西方文明中,傳播也占有關鍵的一席。”

      信息的傳播與分享,公眾的動員與聯合,無疑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與發展的一種基本方式。降至1915年前后,報刊作為日常的傳播媒介,其作用日趨明顯。若回歸“五四”的歷史現場,頓覺當時的情形是報刊與運動息息相關,簡直是報刊渲染中的“五四”與“五四”鼓蕩下的報刊。

      有道是“獨木不成林”,《新青年》的崛起,實際與同在滬上推廣的《青年進步》刊物有著前后相繼且彼此競爭的關系,此種因緣,過往似關注不多。五四新文化運動首發于大城市北京、上海,然而不代表全國其他區域不重要。《共產黨宣言》的譯者陳望道曾回憶:“五四”時期在全國范圍內,“高等學校以北大最活躍,在中等學校,則要算是湖南第一師范和杭州第一師范了”。可見當時“在地化的五四運動”已在全國次第開花,“五四”的全國性規模與影響,由此可見。擇取《浙江新潮》月刊與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的案例,便不難了解彼時全國的澎湃景象。與此同時,新文化運動又催生了一批非常有質量的刊物,副刊也逐漸從邊緣崛起為主力軍,可從號稱“民國四大副刊”的北京的《晨報副刊》《京報副刊》和上海的《覺悟》和《學燈》窺見一斑。

      眼下,我們已全然沉浸于新媒體或全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分享、甄別與使用,成為每日的“功課”。反觀當年,似乎“五四”的鏡鑒價值再度彰顯。

      ——王學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中國史教研室主任)

      張仲民: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五四’與報刊”之一

      王學斌:《浙江新潮》與新文化運動中的浙江人——“‘五四’與報刊”之二

      岳亮:穿行于光榮時代的文藝副刊——“‘五四’與報刊”之三

      隨筆札記

      陳肖靜 徐申:國家形象“認知錯位”背后

      著譯者言

      張晚林:在注譯《荀子》中尋找“天上的光亮”

      序與跋

      詹福瑞:“不得不選”反倒催生學術特色——我看《明代唐詩選本與詩歌批評研究》

      文化訪談

      推介

      劉瀏:一位作家的十四年與“靠山之問”

      文化視點·隨古典文學去遠行

      祖國大地幅員遼闊,風物萬千,不同地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理景觀,如我們熟悉的“鐵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類似這樣的地理文化組合已經作為不可分割的符號成了我們文化記憶中的一部分。地理景觀一旦與優秀的文學家相遇,就必然會產生一段相得益彰、錦上添花的華彩樂章,彈奏出一串又一串珠圓玉潤的美妙音符,令人不得不感嘆大自然與人互相成就的神奇魅力。本期所刊發的四篇文章都是與文學地理相關的。《羈旅行愁與劉歆的〈遂初賦〉》以《遂初賦》為中心,梳理了劉歆在特定境遇下由今河南沁陽出發,途經今山西境內各地的一路行程,既從劉歆的筆下復活了三晉故地的眾多歷史場景,又可看到劉歆與古人之間的心靈交流,使人對今山西境內各地的悠久文化有了更親切的感知。《如果盛唐沒有岑參的邊塞詩》主要以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為中心,考察了他的70多首邊塞詩作,再現了岑參筆下富于盛唐氣象的邊塞視覺盛宴,如我們熟悉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等,讀后令人心神向往。《袁宏道筆下的吳中名山》將袁宏道擔任吳縣縣令期間所游覽的吳中名山進行梳理,構成了一幅吳中名山游覽圖,同時通過解讀袁宏道的游覽小品文,將他的游覽心境融入吳中的山石園亭,風景變得更加靈動可愛。《因為蘇氏父子的深度旅行》是以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南行前集》為中心,完整地再現了蘇軾一家這一段舟行旅次的過程,其中很多歷史遺跡依然是我們今天的旅游打卡地,蘇氏父子的游蹤、題詩又為這些歷史遺跡增添了更為動人的魅力。

      ——曹麗芳(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劉立志:羈旅行愁與劉歆的《遂初賦》——“隨古典文學去遠行”之一

      閻福玲:如果盛唐沒有岑參的邊塞詩——“隨古典文學去遠行”之二

      肖虹:袁宏道筆下的吳中名山——“隨古典文學去遠行”之三

      張丹陽:因為蘇氏父子的深度旅行——“隨古典文學去遠行”之四

      書人志

      蕭振鳴:年過九旬的“小葉”與《魯迅手稿經眼錄》

      評論

      彭瑩:打破傳統紅學史寫作模式

      廖四平 郝韻之:隨趙京華觀察中日思想的互動

      文化思考·神話與文明

      譚佳:聽張洪友講好萊塢神話學教父

      許雨婷:讓好萊塢神話與中國對話

      張洪友:注目現代流行文化的“返祖”

      對談

      李騫:楊榮昌的文學批評世界沒有“不能”

      楊榮昌:有意避免自己成為“專家”

      王美春:王志清三十年與《唐詩甄品》三看點

      王嵐:好像不是在讀學術著作

      鉤沉趣考

      陳德弟:兩漢時期那三對父子

      洪光華:這個結論應可商榷——從劉節資料回看中國史學史

      往事故實

      劉運峰:孫犁的《風云初記》和林浦的插圖

      劉沫:北京歷史上的三座清華園

    從《青年雜志》不得不更名為《新青年》說起——《博覽群書》第五期來了

     

      小程序體驗碼

      掃描閱讀《博覽群書》電子版

      博覽群書

      訂閱熱線:010-67078106、67078107

      投稿郵箱:gmblqs@163.com

      定 價:21元/冊;全年252元

      郵發代號:2-868

      總發行處:北京報刊發行局

      訂閱地點:全國各地郵局

      開戶銀行:建行北京明光支行

      戶 名:光明日報社報業集團

      銀行賬號:11001079200059166188

      博覽群書雜志微信公眾號:Guangmingdebolan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下载|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久影院亚洲精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法国性xxxx精品hd|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果冻传媒2021精品传媒一区下载|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潘金莲| 国产在线高清精品二区色五郎|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五月天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老色鬼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在线视频| 中日欧洲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图片|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